《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ppt

《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要点

答案 (1)3.2 m (2)0.2 s 【借题发挥】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步骤 要点三 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 [突破指南] 1.处理方法 (2)全程法:全程看作初速度为v0(正方向),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对称性特点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时间相等. (3)能量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 【典例3】 (2015·四川绵阳一诊)王兵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记录运动会上女子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在10 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时她们处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刚刚触及水面.查阅资料得知相机每秒连拍10张.设起跳时重心离台面及触水时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 (1)估算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大小; (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 解题流程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挖掘信息 10 m跳台 从起跳到手触水的过程,重心位移为10 m 第十九张为双手刚刚触及水面 从起跳到手刚触水的时间 相机每秒连拍10张 拍照间隔为 s 答案 (1)3.4 m/s (2)不是,重心处于上升阶段 【借题发挥】 求解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阶段,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可用整体法,也可用分段法.自由落体运动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及特点. (2)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造成时间多解或者速度多解. 要点四 处理运动图象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突破指南] 1.比较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 比较内容 x-t图象 v-t图象 图象 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 表示从正位移处开始一直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并超过零位移处 表示先做正向匀减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加速运动 ② 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表示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③ 表示物体从零位移开始做正向匀速运动 表示物体从静止开始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无实际意义 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2.分析图象问题要“六看”——点、线、面、轴、截、斜 【典例4】 (2014·新课标全国Ⅱ,14,6分)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 【借题发挥】 读取运动学图象信息时的注意点 (1)x-t图象和v-t图象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因此x-t图象和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图线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x-t图象来描述,从图象可知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t图象来描述,则从图象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关系. 要点五 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突破指南] 1.三种情景 (1)初速度为零(或较小)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大. (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则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小. (3)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则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小. 2.分析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的图景. (2)数学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 (3)图象分析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分析求解. 3.解题方法 (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最后还要注意对结果的讨论分析. (2)解决追及问题的思路 【典例5】 (2015·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 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赶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审题提示 关键词:①恰在这时,②超过汽车,③相距最远.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答案 2 s 6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