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肢浅静脉注射.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肢浅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四肢浅静脉 【评价】 严格查对并执行无菌操作。 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局部无疼痛或隆起,无不良反应。 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有安全感,能够配合。 注意事项 应选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有计划使用血管。 掌握推药速度(病情及药物性质) ,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及表现原因 溢出 回血 皮肤隆起 针头斜面未全进入血管 皮下 有 有 针头刺破对侧管壁 深层组织 有 无 针头进入深层组织 深层组织 无 无 肥胖患者 可先扎上止血带,找到合适的静脉,摸清其走向后放松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后扎 上止血带,并消毒左手示指指头,用该指摸准静脉位置,右手持注射器与针头,稍 加大进针角度(约为30°~40°),顺静脉走向从血管的正面刺入 消瘦患者 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静脉较滑动,但静脉明显,穿刺时需固定静脉的上下端, 正面或侧面刺入。 水肿患者 水肿患者可按肢体浅静脉走行位置,先用手指按压局部,将皮下组织间 液暂时推开,使血管形态显露后进针。 脱水患者 脱水患者因静脉充盈不良致使穿刺困难。可作局部热敷、按摩,使血 管充盈后进针 老 年 人 因老年人皮下脂肪较少,血管易滑动,且脆性较大而易被穿破。可先以一手 示指和拇指分别置于穿刺段静脉上下端,固定静脉后再沿其走向穿刺,注 意穿刺时用力勿过猛 天气寒冷 浅表静脉收缩,可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局部,使血管充盈显露后 进针 股静脉注射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内侧 目的 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是注入药物或置管加压输液输血 采集血标本 计划 用物准备 :注射用物、合适枕头、按医嘱准备药物、沙袋 病人准备:体位、小儿注意会阴的遮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采用 环境准备:按无菌操作要求 实施 常规消毒 选择穿刺点,股动脉内侧0.5cm,进针角度90或45角度,见暗红色血液即成功穿刺。 如见鲜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动脉,应拔除枕头,按压5min以上。 注射完毕拔出枕头局部按压3-5min 股静脉穿刺操作要点 体位:平卧,下肢略外展 消毒:穿刺点及术者手指 进针角度:直刺——° 斜刺——° 股动脉内侧处刺入 拔针按压:无菌纱布加压止血-分钟 注意:抽出为鲜红色血液——误入股动脉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分钟 股静脉穿刺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此法。 局部必须严格消毒。 如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小儿头皮静脉 部位 特点 静脉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易见、易固定并方便患儿活动 动脉注射法 定 义 将药液加压注入动脉的方法 目 的 抢救重度休克 用于抢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病人。 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 如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造影等。 用于区域性化疗 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 部 位 常用动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桡动脉 区域性化疗: 头面部疾患 颈总动脉 上肢疾患 锁骨下动脉吗 下肢疾患 股动脉 A注射与A血标本采集的操作程序 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意识状态、肱体活动能力,对注射和认识和合作程度。 3、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 计划 (一)目标及评价标准 1、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有安全感,愿意接受。 2、注射部位无血肿、感染发生。 (二)用物准备 各种注射的概念、目的、注射部位 概念 目的 部位 ID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表皮和真之间的方法。 1、进行皮试 2、预防接种 3、局麻起始步 1、前臂、掌侧、下段、内侧 2、三角肌下缘 3、实施局麻之处 H 将小量药物和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注入小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 2、预防接种 1、三角肌下缘 2、两侧腹壁、后背 3、大腿前侧和外侧 IM 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不宜或不能口服、不能IV。 1、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2、股外侧肌 3、三角肌 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不宜用其它方法 2、诊断性检查 3、输液或输血 4、静脉营养治疗 1、四肢浅V 2、头皮V 3、股V 实施要点 ID H IM IV 消毒剂 70%乙醇 常规消毒 常规消毒 常规消毒 绷紧皮肤 需 需 需 需 进针角度 5° 30°~40° 垂直 四肢V:15°~30°血管上方或侧方 头皮V:平行进针 血管上方 股V:90°或许5° 股动脉内侧0.5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