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风施工方案1
目 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2
1.1 编制依据 2
1.2 编制原则 2
§2 工程概况 2
2.1 医学院站设计概况 2
2.2 起-医区间设计概况 3
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
§3防风施工技术措施 4
3.1 组织措施 4
3.2技术措施 4
§4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6
§5施工注意事项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要求 8
起点-医学院区间风井场地围挡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根据《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松山路~道义)工程土建施工》相关施工图及地铁公司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2、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及沈阳市地方性法规、标准等。
3、我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4、我单位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根据我标段现场勘察查阅相关资料的结果。
1.2 编制原则
1、在熟悉现场情况下,根据沈阳地铁指挥部相关文件精神,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确保施工围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施工进度、劳力资源等安排均衡、高效。
4、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确保道路畅通。
5、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6、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2 工程概况
2.1 医学院站设计概况
医学院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有效站台宽度为12m。车站结构起讫点里程为:K1+390.500~K1+558.500,主体结构全长168m,标准段宽20.7m,两端加宽至24.8m。车站底板埋深约17.03m,两端埋深约18.83m。顶板覆土约3.27m。车站3个出入口(其中1号出入口预留)、2个风道和1个疏散通道。1、2号风道为单跨双层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1号出入口预留;2号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3-1、3-2号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过黄河北大街段采用暗挖法施工,疏散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结构型式为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顺做法施工,基坑外管井降水。车站主体及风道围护结构采用Φ800@1200、Φ800@1000及Φ1200三种类型钻孔灌注桩;第一道支撑为Φ609*12的钢管与型钢围檩支撑,其余支撑为Φ609*16的钢管与型钢围檩支撑;盖板采用六四军用梁上设预制混凝土板+沥青混凝土路面。
2.2 起-医区间设计概况
起点~医学院区间隧道从起点起至医学院站,沿黄河大街向北至医学院站,起讫里程为:右线K0+0.000~K1+390.5,全长1390.5m,共设1座风井(兼做联络通道)和一个联络通道与左右线连通,其中心里程分别为右KO+399.50及右KO+900.00。区间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线间距15m,线路纵向呈“∨”型坡,区间隧道覆土厚度为10-12m。区间隧道施工采用矿山法施工。
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⑴ 场地地层概述
本合同段建筑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50.7m~52.11m之间,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浑河冲洪积阶地。m,标高36.6~42.19m,勘察期间属枯水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浑河老扇冲击形成的⑤-3中、粗砂和⑤-4砾砂层中。
3、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该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人工河渠垂向渗透补给及浑河侧向渗透补给,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幅在0.50~2.00m,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地下水向下游径流排泄和地下水人工开采。在枯水期地下水向浑河等地表水系的排泄,同时有少量的地面蒸发排泄。场地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地下水流向基本是由东向西流,但由于市内有较多的人为开采,使得局部地下水流向有所变化。
含水层渗透性强,渗透系数一般在50~110m/d之间,水力坡度约1‰左右。
该隧道区间走向近南北向,与地下水流向基本垂直,地铁建成后会出现雍水现象。
§3防风施工技术措施多风季节室外瞬间风力极大,易造成临时设施破坏、甚至倒塌,为了保证人员财产安全,故特此制定防风措施。组织措施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风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员每天在现场监督室外临时设施的搭建、安装、防风措施设置等情况。施工期间,每天均需有专人查询、记录天气预报,遇到大风警示预报的情况,须在第二天施工人员入场前对临时设施进行结构安全检查,结构已经损坏的,须立即对进行拆除或加固。在施工现场准备安全隔离设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刻疏散人群,并在周围设置安全区。
副组长:牟 勇(项目副经理)梁继胜(安全总监)
组 员:张 杰(项目总工) 李小奇(项目副总工) 王恒(工程部长)
唐波(物资主管) 李天兴(机电部长) 杨长仁(办公室主任)
(1)加强外部联系,收集大风信息,准确发布大风信息。(2)检查、督导作业工区制定齐全可靠的防大风措施。(3)对作业工区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其整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