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铁报发展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内地地铁报有关情况的汇报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1995年,瑞典人的创意让全球第一张免费报诞生在地铁,当年的发行量为30多万份。 中国内地第一份合法出版的地铁报是2003年诞生于上海的《I时代报》。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七座地铁城市拥有地铁报,分别为: 1、北京《北京娱乐信报》 2、上海《I时代报》 3、天津《城市快报》 4、广州《羊城地铁报》 5、南京《东方卫报》 6、深圳《地铁早8点》 7、成都《新城快报》 其中,《I时代报》、《羊城地铁报》、《东方卫报》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深圳早8点》、《新城快报》刚刚起步。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综观国内七大地铁报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四大趋势: 一、政治安全是首要和根本保证 各报均投入较大编辑队伍特别是美编队伍,相对弱化采访队伍,注重传媒产品的民生价值、信息服务价值,突显冲击力、传播性、服务性、可读性、娱乐性及经济效用,适当减少社会新闻报道,版面重视图片视觉功能、标题醒目大方(通常为7-11字)、文体新闻及副刊较多、文字内容简约时尚。从办报风格上看,南方报纸清秀婉约,北方报纸浓重大气;南方报纸突出经济性,北方报纸突出政治性;南方报纸多为专业地铁报,北方报纸为都市报转型的地铁报,故新闻选材颇为不同。 各报主办单位全部为当地党报集团,如《北京娱乐信报》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城市快报》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东方卫报》为南京日报报业集团。 各报多以地铁公司与报业集团合作方式组建,如《新城快报》由成都地铁公司和成都传媒集团联手打造,《地铁早8点》地铁早八点是深圳报业集团与深圳地铁集团全面战略合作,《羊城地铁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共同出资联合打造, 各报采编、出版、发行人员由所属报业集团负责组建。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二、免费报是重大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报业发展走向,免费报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虽然内地都市报尚为有偿报模式,但广大地铁报已率先进入免费报时代。如上海《I时代报》进入上海地铁各个车站定向发行,目前全面覆盖上海已经通车的地铁1、2、3、4、5、6、8、9号线各个车站。除此之外,《I时代报》已覆盖上海磁悬浮、主要公交站点、中心商务区的200幢甲级写字楼。 CTR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总经理沈颖表示,免费报纸和付费报纸可以互补。CTR数据显示:“免费报纸读者人群最集中在早7点到9点,而付费报纸读者的集中度最高是从9点开始到11点半。” 全球免费报纸总发行量已经超越4000万份,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发行商Metro于中国香港办了一份子报《都市日报》,成为中国第一份汉字免费地铁报,当年收入便达到2亿港元。到2009年,香港已经出现了4份免费报,发行总量为160万份,收入总额达到45亿港元。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三、经营性报纸一枝独秀 各家地铁报均以经营性报纸为主,其办报宗旨、编辑内容、版式、结构多效仿香港地铁发行报纸,在内地有向《精品购物指南》、《时尚生活导报》学习的趋势。 各报经营中心为其核心部门,经营中心均下辖经济专刊部负责广告业务,同时将部分广告业务进行外包。 截至2010年12月,内地7家地铁报广告份额迅速攀升,尤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突出,有的广告规模已经过亿元,而一些新办的地铁报每年广告收入增幅可达到50%到80%。目前沈阳平面媒体广告市场年收益约9亿元(主要为《辽沈晚报》、《华商晨报》瓜分,新兴的《时尚生活导报》近年发展迅速,广告占有率持续攀升),仅为同类城市的三分之一,估计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四、发行渠道实现新跨越 传统报纸以内容吸引目标读者,而地铁报则是通过空间和时间锁定目标读者并吸引广告主,实现“内容和渠道并举”。 地铁报和传统报纸不同之处在于需要为读者提供“快阅读”。该人士指出,地铁报的目标读者中21岁到35岁可以占到八成以上,而这一批人都是在网络和搜索引擎中长大的,于是动感式排版、突出图片,以及基于本地文化的互动创意活动成为地铁报区别于传统报的惯用手法。 《I时代报》对地铁站内各区域每15分钟的人流进行分析,以确定派发地点。同时基于地铁乘客生活工作围绕地铁展开的特点,研究城市地铁沿线的产业布局以锁定目标广告客户。因此,当主流报纸以房地产、汽车作为广告支柱之际,《I时代报》将广告主锁定在商场、卖场、IT以及快消类产品。随着上海地铁网的拓展,房地产随之成为《I时代报》的第四块广告收入来源。 《羊城地铁报》开拓了年轻读者的细分市场,和主流报纸实行差异化经营。 中国内地地铁报情况概述 地铁报发展优势: 适逢发展良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认为,从目前国内的媒体市场来看,报纸生产成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