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概论 市场部 童德华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文学性的内涵 1、文学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能够营造出一个审美形象世界,具有 想象、虚构和情感的性质。 3、能够传达完整的意义。 4、蕴含一种特殊而似乎无限的意味。 中国文学的特色 1、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 2、乐观的精神 3、尚善的态度 4、含蓄美 一、诗是文学的主流 中国文学的长河,是以诗歌为主流的。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唐诗和宋词,是中国诗歌史的两个高峰。中国诗坛和词坛,美不胜收。 ——诗化的倾向 和诗歌的悠久传统相比,中国的小说、戏剧是迟开的花朵。它们很晚才汇入文学的长河之中。小说到唐代出现传奇才算进入了成熟时期,那已经是八世纪的事了。戏剧到宋金的期才渐趋成熟,元代才达到兴盛阶段,那已经是十三世纪了,比古希腊的悲喜剧晚了十八个世纪,比中国的《诗经》晚了二十四个世纪。 中国小说、戏剧的出现不仅远远地落后于诗歌,而且它们都有一种向诗歌靠拢的倾向,或者说有一种诗化的倾向。 ——诗与社会生活 1、古代祭神的时候要唱诗 2、朋友宴会成离别的时候要赠诗 3、青年男女表示爱情常以诗歌相赠答 4、出外旅行遇到名胜古迹还往往要题诗 5、就连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作得好就可以考取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 6、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外交仪式上,常常要唱诗。一些不便于直截了当地讲出来的话,可以通过诗歌委婉地表达出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中外诗歌对比 在古代的希腊和印度,史诗很发达;中国却没有长篇的史诗,至少是没有长篇史诗流传下来。《诗经》中的《生民》、《绵》等虽然具有民族史诗的意味,但是它们的篇幅短小,并不具备史诗的宏大规模。中国不但缺少史诗,长篇的叙事诗也不多见。汉末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诗》,是民歌中著名的两首叙事诗,然而篇幅不长,故事只是粗陈梗概,并没有充分展开。唐代的杜甫、白居易,清代的吴伟业,虽然写过一些著名的叙事诗,如《三吏》、《三别》、《长恨歌》、《琵琶行》、《圆圆曲》等,但是其中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而且这类作品的数量很少。 中国诗歌大量的是言志抒情之作,“待言志”、“诗缘情”,说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中国诗歌最常见的题材是:咏怀咏史、时事讽谕,山水田园、军旅边塞、游子思妇、爱情婚姻、友朋赠答、节序咏物,这些题材大都偏重于感情的抒发和志意的寄托,没有多少叙事的余地。如果说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流,那么,抒情诗便是这主流中的主流。因而,抒情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乐观的精神 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 三、尚善的态度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一样,要求真、善、美的统一。所不同的是西方文学把“真”放在第一位,而中国文学把“善”放在第一位。 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占主导地位的是摹仿说。文学既然是摹仿,那么当然强调真实,以真为美。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首先要求的是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孔子说《韶》:“尽美矣,尽善也。”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他看来,仅仅做到尽美还是不够的,应当尽美、尽善才算达到完满的地步。 这种尚善的态度不仅为儒家所有,也为道家所有,不过他们所谓“善”的社会、政治内容不同.儒家以仁义为善,道家以自然为善。文学只有符合了自然这个准则才称得上善,称得上美。 尚善的态度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成为一种理想主义和人格力量。追求进步理想,坚守高尚人格,是中国文学最可贵的一个特点。 四、含蓄美 一个国家的文学的特色,总是同这个国家的人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中国文学也有一种含蓄美。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唐朝末年的司空图是一位著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山水画欣赏--8年级.ppt
- 5《一株紫丁香》课件2012.ppt
-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ppt
- 5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H.ppt
- 5年级上学期三单元习作介绍一种物品.ppt
- 2013中考地理第8单元《中国区域地理》.ppt
- 中国平安创说会.ppt
- 5系统设计-模块设计原则new.ppt
- 5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ppt
- 2013中考地理第5单元《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