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要点
*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灵井镇纸张小学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诗人。) (停泊)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很想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处“绿”字诗人曾想过用“到、过、入、满”,为什么诗人最后选“绿”? 思家切 不能还 ?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 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唐]张籍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 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 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长 相 思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多情贵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作品特点: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诗词成就: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 “清词三大家”。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长相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在本词中是词牌名。用“长相思”格律填写的诗,内容不一定是写思念的。 榆关:即山海关。当年清兵就是通过山海关占领北京,夺取政权的 。 更: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山路走一程,水路走一程,走了一程又一程,向山海关那边行进。夜深人静,千百座营帐中仍然亮着灯。风吹了一更,雪下了一更,风雪声扰使思乡心碎,旧梦难成,故乡从未有过这样的风雪之声.(“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1、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身在征途 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 心系故园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