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烜经济法总论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紫烜经济法总论讲义

经济法总论 General Theories of Economic Law 经济法总论 Chapter 1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Chapter 2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Chapter 3 Status of Economic Law Chapter 4 The conception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aw Chapter 5 System and basis of Economic Law(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hapter 6 The Enactment and enforcement of Economic Law(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2010年中国经济大事件 Chapter 1 Concept of Economic Law 经济法概念揭示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是经济法认知的高度浓缩,是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起点,概念的提炼有助于节约交流成本、增进理论自足及推进学派形成。 1.1 语源 1.1.1 Theory 学说 法国空想共产主义 摩莱里(Morelly)《自然法典》(1755年)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图”描绘“法律草案”,包括12部分117条,其中第二部分“分配法或经济法”有12条,主要是未来公有制社会的“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分配”。 德萨米(Dezamy) 《公有法典》(1842-1843分册刊行),第三章论述的是“分配法或经济法”。 “经济法”并不是法律或法规,而是指社会运动的法则,用以描述理想社会中公平分配财富的原则和方法。 蒲鲁东(P.J.Proudhon) 法律应当通过普遍和解来解决社会生活矛盾,为此需要改组社会,由“经济法”来构成新社会组织的基础。因为公法会造成政府过多的限制经济自由,私法则无法影响经济活动的整个结构,必须将社会组织建立在“作为政治法和民法之充分和必要结果的经济法”之上;经济法是“公正原则应用于政治经济学……[成为]相互关系条例”。 ——《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1865) 1.1.2 Statute 立法 1919年德国(魏玛共和国)颁布《煤炭经济法》和《碳酸钾经济法》。 1.1.3我国 建国之前: 1929年国民政府立法院《训政时期立法工作按年分配简表》,与“民法之起草”和“财政立法之规划”等并列“经济立法规划”,包括自治县经济建设法规、中央协助地方兴业殖产之法规、银行法、合作社法、粮食管理法、渔业法、森林法、采矿法等。 李景禧、陆季藩、张蔚然和张则尧等学者就对经济法学予以深耕浅拓。 改革开放之后: 1978年胡乔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和各种利益关系,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并且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办法处理。” 1979年6月叶剑英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致开幕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各种经济法。” 1979年7月彭真《关于七个法律草案的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还要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陆续制定各种经济法和其他法律,使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完善起来”,“经济法是一系列法规终极为重要的法律,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调整经济关系的。”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五年立法规划中,使用了“经济法”。 1.2调整对象 法律是社会规范,直接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行为说),间接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说),因此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归属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对象认识分期的标志——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1 1993年之前 全:纵横经济法说 大:杨紫烜“管理协作说” ;李昌麒“密切联系说” 小:“纵向经济法说”;“经营管理说” 无:佟柔“学科经济法说” ;王家福“综合经济法说”;梁慧星“经济行政法说” 1.2.2 1993年之后 杨紫煊:国家协调论 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协调主体——国家;协调客体——经济运行;协调方式——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协调目的——客观规律。 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大、高教出版社1999年二版。 李昌麒:需要国家干预论 经济法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解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1.干预;2.社会本位;3.需要。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形式》,四川人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