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泉州五中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包括一词多义、单音节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 “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例1.下列名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假如)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不真,与“真”相对)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古代说“朝”,现在说“早晨”。 因此,要注意区分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土地;“方”,方圆。 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如“中道崩殂”(《出师表》),“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亡。“崩殂”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 此外,也不能把连绵词拆开来理解,如“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望”和“洋”来理解。 通假字: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音同或音近的乙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有的是本无其字;有的是本有其字。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被列为通假字。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至莫夜月明”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注:异体字:比如“哲”与“喆”。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智)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用)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曝) 偏义复词由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语义相近型。如: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父兄”偏指“兄长”。 语义相对型。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是“劳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忘路之远近 3.昼夜勤作息 4.死生,昼夜事也 5.孰与君少长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能谤讥于市朝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 高考文言文知识提纲 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 虚词:十八个虚词。通常是把命题材料中的句中虚词与课文中的虚词对照设题。 特殊文言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官职、科举等知识。 文意分析理解、文言翻译和断句是各个角度的综合考查。 C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异义。 江 河 好 中国 臭 谷 瓦 怜 让 涕 偷 牺牲 烈士 脚 很 恨 卑鄙 爪牙 锻炼 明哲保身 例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绝粮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物理学史全套课件-物理学史.ppt VIP
-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兔子坡》小学生阅读分享课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考试财经岗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中国古建筑课件PPT.pptx VIP
- 尽职调查清单---模板.pdf VIP
-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程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