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及定位分析doc
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与定位分析
第 1 章 概述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进行,各国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和关联增强,信息技术迅速传播,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加快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背景下,中部六省各具特色的区域规划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改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相继获批。作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业调整也甚为活跃,一些加工制造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合肥等九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应全面对接长三角经济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进入攻坚阶段。合肥经济圈要牢牢抓紧机遇,顺应潮流,圈内加强成员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圈外不断推进同长三角经济区、武汉经济圈、昌九城市群、南京都市圈等地区的竞争合作。
合肥经济圈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近邻,地缘相接,文化相近,经济与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并最终实现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且实现安徽经济快速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转移实际上产业结构的转移、整合与及产业的对接。那么,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经济圈应如何分析及利用自身综合优势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应如何进行产业转移下的产业定位?产业定位依据是什么?又怎样来实现产业定位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安徽的崛起?
相关理论基础
1.2.1 比较优势原理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在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由于它同其他国家在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也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获取经济利益,其基本思想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娶其轻”。
相对优势理论,有利于资源的区域配置,节约成本,加快经济发展,因此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这对合肥经济圈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1.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1.2.3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区域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与较落后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区域经济辐射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区域间经济的相互开放及资源自由充分流动。在区域经济辐射中,通常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间的相互辐射,前者向后者传递先进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人才、信息等,而后者向前者提供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市场等。通过这种双向的辐射能够逐渐缩小二者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1.3.1 研究目的
本文区域分工、产业梯度转移、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等理论为基础,以合肥经济圈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大经济区的分工协作中如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定位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比分析,找出圈内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据此对其在承接东部地区(本文主要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进程作出清晰的产业定位,包括产业功能定位、产业重点定位与产业梯度定位,并提出实现这一定位的政策建议与策略。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始终围绕合肥经济圈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产业定位及结构调整及优化这一主题,注意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文献统计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注重将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相结合运用于合肥经济圈与长三角省市的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中,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第 2 章 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合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