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一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原国家教委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其中: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
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
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工作原理
与相关知识。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和多媒体。
本课程属于第二层次中“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讲课内容: 微处理器芯片、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I/O接口技术、
课程学时 : 共48学时,其中: 讲课36学时,实验12学时
;复习并掌握先修课的有关内容
课堂:听讲与理解、适当笔记
课后:认真读书、完成作业
实验:充分准备、勇于实践;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2008
周荷琴等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戴梅萼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吉海彦 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 实验教程 (实验装置附带)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1. 什么是微机?;微处理器、微机和微机系统
微处理器:一般亦指CPU
严格地讲,微处理器≠ CPU
CPU:ALU+控制部件
微处理器:CPU+寄存器组
微机: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总线
微机系统:微机+外围设备+软件;3. 微机简史;3. 微机简史;微机简史;1939年,阿塔纳索夫提出计算机三原则:
采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采用电子技术来实现控制和运算;
采用把计算功能和存储功能相分离的结构。
1939年,阿塔纳索夫还设计并试制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样机“ABC机”,但未能完工。;微机简史;微机简史;*;微机简史;微机简史;1959-1964:晶体管造就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TRADIC ;微机简史;1964-1970:集成电路使第三代计算机脱胎换骨 ;微机简史;微机简史;摩尔定律
假设芯片价格保持不变,则微处理器芯片上的晶体管数,每隔18-24个月便翻一番
假设微处理器价格保持不变,则微处理器速度每隔18-24个月便翻一番
假设微处理器速度或芯片内存储器容量不变,则微处理器芯片价格每18-24个月将降低约48%
;1971:微处理器时代的开端;4004的样子很像小虫子;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 ;8086;8088:IBM PC的御用之选 ;第一台IBM PC ;PC之父 ;Intel 80286 ;80386进入了32位机的时代 ;Intel 486(1989) ;Pentium(586);Pentium Pro,面向工作站的处理器 (1995);Pentium MMX,支持多媒体技术的奔腾(1996);Pentium II,芯片封装有着巨大的改变(1997);;; 64位机
2000年底推出P7(Iantium):安腾
2001年底推出Mckinley:安腾2
主要应用: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2.9万管,
内存1MB;2.9万管,
内存1MB;发展趋势:更宽、更快、更强
更宽:字长
更快:时钟
更强:集成度,IC芯片内晶体管的数量;;二、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1.硬件部分;存储器:
功能:存放程序与数据
分类:
三级存储体系:内存、外存、缓存Cache
RAM与ROM:分别存放数据和程序
虚拟存储器:通常由硬盘构成
组织形式:
存储单元:以字节为单位
单元地址:一组二进制数
地址宽度与单元数量的关系:2n
;各种存储设备;I/O: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I/O设备:具体实现功能的外设,如显示器
I/O接口:CPU与外设之间的缓冲电路,如显卡
I/O端口:接口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
为什么要使用I/O接口?
因为外设与CPU存在速度、信息种类、格式以及信号电平高低上的差异
端口地址:与存储单元地址本质相同
端口种类:由CPU与外设之间传送信息的类型决定
三类端口:数据端口、控制端口、状态端口
端口宽度:由外设传输数据的能力决定; 按信号的作用,总线分为三类: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 AB ( Address Bus) :单向
用来传送CPU输出的地址信号,
确定被访问的存储单元、I/O端口。;地址总线的条数 决定CPU的寻址能力。
10根 → 210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