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册第1课神奇的自然之景
飒美当代作文暑假篇2
第1课 神奇的自然之景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体会下列写景色的方法:
①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②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运用以上写作方法,完成习作——《夏夜真美》。
2.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尝试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学习描写景物的顺序。
3.教学时数
两次课,四课时。(阅读感悟 + 落笔成文)
4.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阅读感悟
分析范文——积累素材及学习写作方法
一、课前导入及热身
说明:对于本书“重温经典”这一板块,老师只需带领学生熟读《弟子规》以及背诵古诗。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一些语文方面的素养,培养语感,所以,熟读至背诵即可。
老师范读《弟子规》和古诗,也可以播放范读视频(网上即可搜索),然后
让学生模仿去读。
(2)采用分组、齐读等方式熟读《弟子规》和古诗。
(以上是课前热身,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3)刚刚我们读了一首古诗《望洞庭》,从诗歌中仿佛看到了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色,那么,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的图片,来,我们共同来欣赏!(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播放祖国旅游胜地的图片,比如庐山瀑布、四川九寨沟、吉林长白山、云南泸沽湖、北京长城等;如果不能播放也可以让学生几句话介绍一下曾经去过的地方,看到的美景。)
那么,我们先来读篇同龄美文,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来写她看到的美丽景色的?
二、作文讲堂——通过分析范文,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
迷人的西湖
1. 教师范读全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的?(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 学生自读第1段:(总写)
(1)“一颗闪亮的明珠”指的是什么?这是什么修辞?(西湖,比喻)
(2)本段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描写对象,开篇点题)
学生读文段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同时要让学生养成动笔做批注的好习惯。
3. 学生自读第2段:(分写——西湖的春天)
(1)在本段中,小作者是怎样观察西湖的?(视觉、触觉、听觉)
所以,同学们在观察景物时,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通过描写出景物的颜色、形态、感觉、声响等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4. 学生自读第3段:(分写——西湖的夏天)
(1)在本段中,作者重点抓住了什么景物来写?(荷叶、荷花)
(2)找出本段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简直是……美丽风景画”——比喻
“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拟人
5. 学生自读第4段:(分写——西湖的秋天)
(1)在本段中,作者重点抓住了什么景物来写?(桂花、荷花、莲藕)
(2)本段写了人们什么活动?(采莲藕、尝莲藕)
(3)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方法?
“荷花……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拟人
“一根根莲藕……像又白又胖的小娃娃”——比喻
6. 学生自读第5段:(分写——西湖的冬天)
(1)在本段中,作者是抓住了什么景物来写的?(湖水、梅花、雪)
(2)这一段中,写了人物的什么活动?(雪后,孩子们在河堤边玩耍)
(3)本段内容,作者主要是从什么感官落笔的?(视觉、听觉)
7.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总写——结篇扣题,抒发情感)
(1)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呼应开头,结篇扣题,抒发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8.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时间)
在描写景物时,还可以使用什么顺序?(见P4,空间、游览顺序)
9. 小结:
通过分析本篇文章,我们可以提炼出作文之道:
①细致观察景物,调动多种感官参加,抓住景物特征。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10. 我学我积累
让学生自己挑选范文中的优美的句子积累在笔记本上。
思维导图:行文结构
总:开篇点题,交代描写对象。
春天的西湖 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迷人的西湖 分: 夏天的西湖 来描写西湖的特征。
秋天的西湖
冬天的西湖
总:结篇扣题,抒发感情。
梅雨潭(节选自《绿》 朱自清)
通过上一篇同龄美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时要注意的两点方法,也就是作文之道:
①细致观察景物,调动多种感官参加,抓住景物特征。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的写景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