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法学专论 ·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高 飞
内容提要:我国在 1978年后逐步确立了 “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为农
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两权分离”制度自始就存在制度理念重效
率而轻公平、制度体系重利用而轻所有、权利设计重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轻其他农地
使用权的制度缺陷,致使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发展障碍重重。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为克服 “两权分离”制度的弊端,提出了 “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
但该政策被形式化地理解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叠加并立的土地权利结构,给
农地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带来了挑战。“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实为集体土
地所有权、成员权、农地使用权三权并立,此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成员权利之有效实现的重大政策举措,也是力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落到
实处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成员权 农地使用权
从 1978年以来,我国在农村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形成了被称为 “两权分
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即由农民集体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经
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已稳固下来,但其制度缺陷却日益凸
显。2013年 11月 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以下简称 “深改决定”)提出了以 “三权分置”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迈向
纵深的新举措。然而,一些参与政策起草或对政策制定有重大影响的专家在解读 “深改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法学院教授。
本文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201105)、中
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2013M530094)
的阶段性成果。
·3·
法学研究 2016年第3期
定”时,形式化地阐释了 “三权分置”政策的内容,对新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框架的构建
产生了误导,也为 “三权分置”政策的法律化埋下了隐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
确提出,“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故本文拟从法律视角对 “深改决定”确定的农村土地
政策的实质内涵进行解读,以理清 “三权分置”政策的制度意蕴,希望对我国农村土地法
律制度的新一轮变革有所裨益。
一、“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之制度缺陷
作为 “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之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家庭经营
的主体地位,打破了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用地效益的提高贡献卓著。然
而,“两权分离”在农村经济濒临崩溃时被推行,是为了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而采取的应急之
策,因而其从产生时起就存在诸多缺陷,时至今 日这些缺陷并未得到有效弥补。为了克服
“两权分离”制度的缺陷,“深改决定”提出了 “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系统而细致地反
思 “两权分离”制度的缺陷,将为 “三权分置”政策的法律制度建构奠定厚实的基础。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状况来看,“两权分离”制度的缺陷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
(一)制度理念重效率、轻公平
“理念是制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念指向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制度功能定位的差
〔1〕
异。制度价值就是体现制度之所以为制度、制度之所以应该是制度的进步理念。” 法律
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而广泛认同的预见和期望的法律价值关
〔2〕
系运动的方向和前途,在人们的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 公平与效率是
法律所要实现的两项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