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九上《醉太平》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沪教版语文九上《醉太平》教案整理

《醉太平》 无名氏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这首曲子质朴、辛辣、明快的特点。 2,了解这首元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初步掌握鉴赏散曲小令的能力。 3,感受穷苦人民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意的心声。?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阅读分析和对这首曲的历史背景的了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通过对元曲一般特征的把握初步掌握鉴赏散曲小令的能力。 【朗读课文】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课文赏析】 这是一首切中时弊的名篇。与前面几首散曲相比,《醉太平》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更强的社会意义,它直接揭发和讽刺了元代的罪恶统治。这首曲子,从词牌开始就在痛骂当权者,“醉太平”,粉饰太平罢了,社会矛盾如此尖锐,朝廷还纸醉金迷,难怪元朝90年就灭亡了。? 【学习课文】 1,这首小令,如何反映社会秩序混乱、社会腐败? (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具体地阐述了奸佞专权、朝纲不正,导致了社会混乱。 ) 2,这首小令指出当时哪两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治河”和“变钞”。 ) 3,为什么说“治河”和“变钞”是“祸根源”? (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灾害频繁。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1351年,元顺帝征调农民和兵士二十余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成为民变的导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 4,这首小令,写出老百姓受到哪些压迫和剥削? ( “官法滥,刑法重”说明百姓受到严酷的政治压迫。一个“滥”字说明统治和压迫百姓的法令之多,一个“重”字简明形象地概括了百姓受到的统治压迫之残酷。百姓的生活贫困,甚至到了饥不择食,“人吃人”的地步,可见社会伦常已经败坏,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随时有崩溃的危险。 ) 5,“官法滥,刑法重”的结果怎样? ( “官法滥,刑法重”导致“黎民怨”,最终“惹”来了“红巾万千”,即农民起义。 ) 6,作者在曲末叹道“哀哉可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者在曲中写出了元蒙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以及人民为了生存,勇敢拿起武器进行革命斗争的原因。联系全文,“哀哉可怜”这句话不是同情的声音,而是讽刺这个充满着罪恶的社会,呼应了开头“堂堂大元”。 ) 7,举例说明这首小令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 简洁明快,短促自然:如曲中多用三字成句。 灵活多变,伸缩自如:采用长短句式,口语化、通俗化,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 铺陈叙事,直接抒情:多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 )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完成“学习建议”。 2,预习《差不多先生传》,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实用精品教案 优秀学习教案 实用精品教案 优秀学习教案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