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采取16模式
新闻钓鱼岛军事头条
2017-06-08
在沉睡的土地里种下希望 江西省古坊村有这么一群追梦人
中国日报会昌5月23日电(记者 左卓)邹士荣每天大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出门爬山,把几个山头的果园走一遍,
既是晨练,也是为了看看那些果苗长势如何。
这个曾经的鞋业加工厂大老板,如今的身份是江西省会昌县文武坝镇古坊村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会的理事长。
而那些让他心心念念的果苗则是合作社为实现脱贫而开发的几大产业之一。
古坊村的产业之一,山上果园。(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左卓)
几十年来,古坊村产业单一,以养鱼为主,土地则用来种水稻,自给自足。近年来,壮劳动力都在外务工,不少人
家的农田都荒废了。2014年底,村里242户人家中有75户被列为贫困户。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于是在2016年4月,合作社成立了,12个理事会成员从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中选出。
但这群人里没有几个是和农业打交道的。
他们当中有搞建筑木材的、有开服装厂的、有做水电安装的、有退休老干部、也有贫困户,只有一个是农业技术专
家。因为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邹士荣被推举为理事长。那个唯一的专家、文武坝镇农技站的站长李森源,则被选为
监事长。
当时,这一群“杂牌军”为了给古坊村规划出一个产业脱贫的路子,可没少做研究。
他们考察过一些农村,但发现别人的致富经验并不能照搬。于是,他们按照本村的地形地貌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
做了这么一个规划:第一, 古坊村距县城只有3.5公里,区域优势明显,城里需要蔬菜供应,而古坊村地势平缓,有
大量耕地可以成规模开发,那么发展蔬菜产业就再合适不过;第二, 古坊村有养鱼的传统,从60年代起就掌握了养
鱼技术,代代相传,几乎家家门口都有一口鱼塘,那么就在这个基础上,把零散的小鱼塘合并,打造高标准有机鱼塘
;第三,临近县城,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那么就可以种植一些采摘类的水果蔬菜,把山上的地利用起来开发果园
。
page 1 / 7
新闻钓鱼岛军事头条
2017-06-08
李森源说,古坊村要走的路子是“新农村田园综合体”,集采摘、休闲、观光、旅游、零售、餐饮、存储等为一体
。他信心满满地解释着这个复杂的概念,无比骄傲。
朝着宏大理想奋进的路是艰辛的。邹士荣回忆创业之初,他和李森源两人是如何起早贪黑地忙活。他们白天顶着日
头挨家挨户号召村民加入合作社,晚上就和理事会成员开会,研究产业怎么搞。
2016年3月,邹士荣(左)和李森源(中)在动员村民加入合作社。
产业要规模化发展,土地少不了。但在当时,村民对于流转土地这件事极不情愿。邹士荣就耐心地给他们算了一笔
账:如果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季收300斤,一年两季就是600斤,按照每100斤125元的市场收购价,一年也就赚750元
,还要刨除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但是土地流转给集体后,每亩地每年能收600元的租金。此外,加入合作社务
工,每个月还可以有至少1000元的稳定工资收入。
经过开导和动员,最终有108户村民愿意跟着合作社干,而合作社也流转到了耕地398亩、山地1000多亩、鱼塘100
亩、大棚100亩。
有了土地和人力,就差资金了。合作社理事会12名成员带头集资,每人贷款几十万投入产业发展,最后,他们一共
筹集了500万。
投入这么多的资金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是理事会成员们个个都义无反顾、热情高涨。邹士荣说:“理事们都是本村
人,大家都是抱着把古坊村建设得更美好的愿望在干,想让全村老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一份理想的工资,所以无论如
何也要筹到钱发展产业。”邹士荣本人投入的资金也是最多的,共70万元。
各项工作都风风火火地搞起来了。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产业也在兴起。搭建大棚、开辟果山、合并鱼塘、培训技
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沉寂的古坊村彻底苏醒了,由内而外焕发着活力。
page 2 / 7
新闻钓鱼岛军事头条
2017-06-08
2016年,古坊村里修路和搭建大棚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科学方法学》第7章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ppt
- 广东省肇庆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DB2306T 149-2021 温室水果番茄越冬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浙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校园标识(课件).pptx VIP
- (ppt)尖子生班会.ppt VIP
- TCCES 44-2024 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_可搜索.pdf VIP
- 中国财税史-第3章.pptx VIP
- 徐州某电厂冷水塔爆破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2025版).pdf VIP
- 成为尖子生的十大好习惯,你在成为学霸的路上吗?课件 主题班会.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