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11.18.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鉴赏诗歌的形象 授课时间:2011.11.17 复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当中的意象(人物形象,物象)  2.能掌握有关意象题的几种类型及解题方法(描写景象,情景关系) 复习重点:有关意象题的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复习形象的相关知识(师简述) 有人物形象,有物象(景象)。物象有个象,如咏物诗;有群象,绝大部分都是如此,通过几个意象来组成某种画面,渲染某种气氛,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感慨);有具体的(眼前所见),有抽象的(想象,联想)。涉及的表达技巧有:情与景的关系,虚实相生,运用修辞对意象进行描绘;用乐景写哀情等。 合作探究高考考查的几种类型: 直接找出诗词中意象。如:2009江苏高考: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景象? 诗(词)中××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思路:描绘了××、××、××(意象+特征)的××(何时+特征;特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说明:后面的“特征”指前面“意象+特征”给人一种感受(感觉),如:凄清,清新,生机盎然等。 例1:《郡人送余东禅庄院》(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的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图。(2分)虽不免有离愁相扰(1分),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1分) 练习1:(20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桑树萌发新芽,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青草已生,牛犊鸣叫,乌鸦栖息) 练习2: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答: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春残”概括或总写1分;三景写全3分) 三、情与景的关系。 “情”与“景”的关系是从表达方式角度来说的,也是表达技巧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形貌。它有时的题目中直接体现。往往会让我们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某两句。模式就是这两句写什么景抒什么情。往往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路:是什么关系;描写了景物+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例:(2009年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练习1: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各题。(8分)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3).联系作品内容,试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要点:“乳鸦鸣啼”、“雨润堤沙”、“画楼净瓦”、“彩绳半湿”及“红日上窗纱”、“街头卖杏花”等(1分),勾画出寒食时节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2分)。 鉴赏诗歌的形象                        棉花中学高三备课组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