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比较鉴赏.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目的: 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比较鉴赏重在“求同辨异”,其考查内容涉及下列8个方面: 1.意象分析 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般说来,诗人在写作时会借助一向描绘画面,抒写情致。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相同意象分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韩琮《暮春浐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2006年“湖北卷”考查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水”是出现于两诗的共同意象,其“寓意”却完全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 不同意象的分析。王维《秋夜独坐》(节选):“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周弼《夜深》:“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布置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灯”2007年“辽宁卷”考查两首写景诗所写“夜景”的不同。两诗写的是秋、春两个季节的夜,两个季节的夜有着不同的意象,回答问题时需要分析意象的不同特点。王诗写“秋夜”里“山果落”、“草虫鸣”之景,而周诗所写则是“春夜”里“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之景。同写“夜景”,所用意象全然不同。 2.修辞辨识 古代诗歌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要判明辞格,把握特点,析其作用。在描写对象一致的情况下,相同的修辞手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比较鉴赏经常考查的内容。 相同修辞手法的辨识。2005年“浙江卷”要求辨析刻画“荷”形象的两首诗运用的相同修辞手法和不同修辞效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两诗均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而表现情感有异,杜诗“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杨诗则“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不同修辞手法的辨识。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2005年“上海卷”要求比较两诗第三句运用的不同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前句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后句以比喻手法描绘瀑布的色彩形态。不同修辞手法描绘同一事物,可谓各臻其妙。 3.词语比较 古典诗词特别注重词语的锤炼,作者往往用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语,准确鲜明地状物抒情。在比较鉴赏中,相同的言辞可以表示不同的内涵,相同的内涵又可以用不同的言辞表达,语言效用充分发挥,一经对照更为分明。 相同词语的比较。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李德裕《登涯州城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城。”两诗用到相同的动词“望”。2005年“湖南卷”要求比较两诗中“望”字的丰富内涵。(此为仿写填空题)李诗之“望帝京”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蕴涵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不同词语的比较。2006年“湖南卷”要求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同题诗作《咏白海棠》颔联修辞手法之同和词语运用之异。(亦为仿写填空题)薛诗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以“洗”、“招”二字,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林诗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以“偷来”、“借得”表现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两诗运用不同的词语,收到了同样形象生动的拟人效果。 4.意境描述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氢和经的关系。一方面,相似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们认识情景关系的新格局。 相同意境的比较。“月黄昏”是2005年“辽宁卷”两诗中出现的相同意境。王安石《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犹有去年痕。”方惟深《舟下建溪》:“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船犹有去年痕。”两诗中“月黄昏”三字表现的意境基本相同。试卷要求见腰上系两诗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心绪。黄昏客船、“无灯”野店,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心绪。两诗描绘的客观环境、表现的主观心境是一致的,尽管诗作不是出于同一诗人笔下。 不同意境的比较。2007年“辽宁卷”考查了王维和

文档评论(0)

dsdmlwz1v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