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王景治河辨》看东汉王景及其治河历史贡献.doc

从《王景治河辨》看东汉王景及其治河历史贡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王景治河辨》看东汉王景及其治河历史贡献

从《王景治河辨》看东汉王景及其治河历史贡献   摘 要:王景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水利专家,与大禹齐名。清朝之后,王景治理黄河的名气更大,更有“王景治河,千载无恙”的说法。不管此说法的真实性如何,但都足以证明王景治理黄河的功劳,也足以证明王景的治河能力。本文从《王景治河辨》对王景治河的一些细节、王景治河一事及王景本人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与一些研究治黄史的专家学者交流 关键词:《王景治河辨》 东汉 水患 东汉水利专家王景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法治理黄河,才会使黄河“千载无恙”的?据研究可知,王景治理黄河确实取得了成效,但要说是“千载无恙”未免过于夸张。刊载于1979年第2期《人民黄河》杂志的《王景治河辨》一文,就给出了较为权威的答案,“千载无恙”确实不合史实。本文在认同这一点的基础之上,对王景治理黄河的措施与方案以及王景本人谈几点比较客观的看法 一、传言“王景治河,千载无恙”与事实不符 根据《王景治河辨》一文考证,自清朝以后流传在国内的“王景治河,千载无恙”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在此主要参考治黄史的专家们的研究提出几点看法,根据史料佐证此言论,史料有载,公元69年,汉明帝刘庄在黄河水患频发不止、百姓苦不堪言的情况之下,于夏季四月间下令让王景和王吴治理黄河,第二年夏季四月汴渠成。此项史实在《后汉书“夏四月,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自荥阳至于千乘海口。”又:“夏四月,汴渠成。辛巳,行幸荥阳,巡行河渠……”这是对王景治理黄河之始到治理完成的记述。在王景治理黄河之后到清朝这样漫长的时间中,有史料记载,1048年的宋仁宗时期,黄河有被改道往北迁徙的事。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的现象频繁发生,某些史料的记载难免有所遗漏和省略,但对于黄河水难使百姓不堪其扰却记载得未有遗阙,这也就恰好证明了王景治水真的没有千年无恙。所以本文认为清朝之后流传的这句“王景治河,千载无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王景治河功劳的赞扬,过于夸大王景治理黄河的成效了。“千年”两个字,也许正如现代人理解的那样就是一个概括性的数字,与古代人为文言简意赅,“千载”就是千年的说法并无关系,毕竟这样一句话也仅仅是作为传言在民间流传的 二、对王景治河具体方案的几点看法 (一)王景治河的成功之处 通过《后汉书》中《明帝纪》以及《循吏列传第六十六》关于王景的生平和重要事迹的内容可以知道王景治河的经过。在《明帝纪》中,汉明帝下令王景、王吴二人治理黄河。《循吏列传第六十六》中,王景受人引荐给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因此受到汉明帝的赏识,接受了治理黄河的命令。在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王景“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遗漏之患”。这一大段的史料记载,很明确地说明了几点王景治水的内容,现做如下理解:1.王景治河主要是通过修渠道和筑堤完成的,并且分别进行。这两项工程有前人修筑的基础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并且由于有了足够的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难度。2.通过“商度地势”四个字可以知道,王景本人对如何治理黄河水患,是经过了实地考察的,且没有半点含糊。另外王景还将阻挡洪水流向的沙石、浅滩等进行了处理,将壅积的河道疏浚,这才达到了无复遗漏之患。3.《循吏列传第六十六》中记载了王景在治理黄河之时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每年的修筑防护费用数以千计,一直保持着加固翻修的行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王景在治理黄河的时候所面临的工程是非常大的,不然不可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在汴渠修成后的数年间还一直保持巩固的状态。这一点也恰好反驳了从《明帝纪》中得出的王景治理黄河只是用了一年时间的观点,尽管后人夸大了其治理黄河的成效,但是将其付出的努力忽视,这也是不符合史料的。综上所述,王景治河的成功之处在于,面对治理难度很高的黄河,他从勘探地势、考察实际情况到分步骤计划进行治河,最后为黄河两岸的百姓带来了富足和安康的生活 (二)王景治河以治河为主的原因 从《王景治河辨》一文中可以得知,当时的河渠形势致使王景决定以治河为主。周定王年间黄河改道,直到王景接到治河的任务,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在这期间,黄河未被统一进行过彻底的治理。因此王景在接到任务之时,黄河的下游河道已经壅积了许多泥沙,形成了地上河。在那个农耕时代,有水的地方就有村落,居民争相在河流附近进行农业生产,最后导致灾害泛滥,民不聊生。《明帝纪》也载:“河决积久,日月侵毁”,可见当时治河的需求确实很大。加之,那时东汉王朝的根基还不够稳定,为了安抚百姓,稳定民心,不得不急百姓之急,下令王景治理黄河,保证了漕运的畅通。毕竟治理河还是渠是需要分先后和轻重缓急的,况且若是不率先将黄河安流,是不可能达到治河的最大效果的 (三)王景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