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嫦娥奔月》及《竹取物语》看中日古代社会文化不同
从《嫦娥奔月》及《竹取物语》看中日古代社会文化不同 摘 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这些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但不同文明所产生的神话包含着不同的内涵。日本的《竹取物语》与中国的《嫦娥奔月》都讲述了仙女奔向月宫的故事。本文在参考各现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两个神话传说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由此所反映出的中日两国在古代社会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社会文化;社会风貌;生死观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不断加深,关系密切却又存在很大不同的中日文化传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学术界对两国文化的比对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于日本的物语之祖《竹取物语》,有学者将其与我国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进行了对比分析。比如,李海蓉在《中日“奔月”神话比较研究》一文中,从探究中国嫦娥奔月传说对日本《竹取物语》影响的角度,对两者相似之处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最终揭示了中国的文学作品的母本对日本作家的深层影响。赵虹的《与的比较研究》认为《斑竹姑娘》是《竹取物语》的原型,也肯定了汉文学对《竹取物语》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竹取物语》与《嫦娥奔月》的对比分析,来探究中日两国在古代社会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一、故事简介
《万叶集》第16卷中已有《竹取翁歌》,“歌序”云:“昔有老翁,号曰竹取翁也。此翁季春元月,登丘远望;忽值煮羹之九名女子,白娇无俦,花容无匹。”讲的就是竹取翁与九命仙女相会的故事。虽然与《竹取物语》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可以推测出本来是存在类似“竹取翁歌”那样为数不少的“竹取翁”的故事的
《竹取物语》成书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故事大致分为化生、求婚、升天三部分。一位伐竹老翁在一棵闪闪发光的竹子中发现了一个女婴,并带回家中抚养。不就女婴便长成为一位貌美绝伦、超凡脱俗的女子。因其容貌之美能使满屋生辉,故取名为“辉夜姬”(又有译“赫映姬”)。许多王公贵族子弟前来向她求婚。她许诺会嫁给能寻得她喜爱宝物之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失败了。后来,天皇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便用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来诱惑伐竹老翁,也遭到拒绝。原来,辉夜姬本是月宫中人,因犯错被贬至人间,待惩罚期满后,便会在中秋月圆之夜回到月宫中去。天皇得知后,派了很多侍卫到伐竹老翁家中,可是也没能阻挡天人带走辉夜姬。最后,辉夜姬给伐竹老翁与天皇留下书信与不死药,披上羽衣,在众人的茫然失措中升空飞向了月宫
相较于《竹取物语》,嫦娥奔月的故事则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最早提到嫦娥的是《归藏》。较为完整的记录见于西汉的《淮南子?冥览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嫦娥,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夫妻二人在凡间永远生活下去。但是嫦娥却过不惯凡间生活,不满足于长生不死,所以趁后羿不在家,偷吃了不死药,成仙飞至月宫。而据屈原的《天问》所载,因为后裔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和河伯的妻子关系暧昧,因而引起嫦娥极大不满,才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的。东汉张衡《灵宪》也有记载:“(嫦娥)窃西王母不死之药,奔月,将住,枚占于有黄,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又有说法认为,嫦娥是为了避免不死药落入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之手,不得已才吞下不死药的。中国的神话体系本就错综复杂,后世在传说过程中更是演绎出多种不同的版本。不过,其中以第一种故事版本流传得最为广泛
二、中日不同的社会风貌
神话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神话中神的人物形象,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例如,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超于凡人的力量,但有时也会遭遇到挫折和厄运。因此,通过神话可以隐约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当时的生产状况和社会风貌。日本著名的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竹取物语》是“反映时代的作品”
《竹取物语》产生于日本平安时期。那时日本社会文明刚刚确立,封建社会制度尚不成熟。整个故事以平安时期的贵族生活为背景,描绘出一个较为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例如,臣民竟敢于违抗天皇的命令。这与中国封建集权专制统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允许女儿在婚姻问题上有自己的决定权,这完全违背了中国封建礼教关于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长制度,也违背了“老尊幼卑”的家庭伦理规范;男女互通诗文说明女子在当时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关于恋爱的追求与考验则表达了当时人们自由浪漫的爱情理想
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产生于中国战国时期,到了西汉初期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当时的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封建社会制度。嫦娥虽然成仙脱离了凡间,但害怕众仙嘲笑,不敢前往天庭,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基干NB―IoT节点多蜂窝网络最优选择方法.doc
- 一个华人教师眼中美国中小学精英教育.doc
- 一种基干分组混合查询防碰撞算法.doc
- 一种基干地址标识分离主机身份认证机制.doc
- 一种基干安全标记多租户访问控制方法.doc
- 一节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带来思考.doc
- 万能材料试验机拉压变形数字测量仪表应用探究.doc
- 三个平面理论探究内容及理论应用综述.doc
- 三本院校学生如何适应高等数学学习.doc
- 三极管在振荡电路中另类接法.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