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包皮环切术在儿童泌尿系感染中治疗及预防意义.doc

包皮环切术在儿童泌尿系感染中治疗及预防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皮环切术在儿童泌尿系感染中治疗及预防意义

包皮环切术在儿童泌尿系感染中治疗及预防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在儿童泌尿系感染(UTI)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UTI合并包皮发育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及其家长的意愿选出45例有包皮切除意愿的患儿作为实验组,45例无包皮切除意愿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抗生素治疗+包皮环切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抗生素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2周及6个月均复查尿常规及清洁中段尿培养,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1、2周尿常规检查镜检白细胞计数与尿培养菌落数均有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在治疗后2周基本消失,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8.0±1.7)、(9.0±2.7)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尿常规镜检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4.4%(2/45),对照组为24.4%(11/45);实验组尿培养菌落数阳性率为2.2%(1/45),对照组为15.5(7/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予抗生素及在局部麻醉或静脉全麻下采用商环(芜湖圣大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行内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联合治疗,并于术后常规予呋喃西林外洗及壳聚糖、银离子成膜喷剂外喷包皮切口;对照组予单纯抗生素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及6个月复查尿常规及清洁中段尿培养,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尿常规沉渣白细胞计数(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HP记为尿常规阳性)、尿培养菌落数尚未下降至正常范围(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 cfu/ml记为尿培养阳性)内的患儿例数及临床症状未完全缓解的患儿例数及治疗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45患儿中,有2例尿常规阳性,对照组则高达11例,实验组尿常规阳性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儿尿培养阳性,而对照组有7例,实验组尿培养阳性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儿童UTI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尿路炎性疾病,反复、复杂性儿童UTI可引起肾发育不良、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高血压和终末期肾脏病等,因此UTI的有效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儿童UTI易感原因与生理解剖特点、先天尿路畸形等有关,包皮发育异常也是男性儿童易发生难治性UTI的一个因素[3],未行包皮环切术的男孩UTI发病率是已做环切术男孩的5~20倍[4-5]。儿童UTI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无任何UTI症状,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上常采用尿细菌培养阳性来明确诊断[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7],但革兰阳性肠球菌感染率也逐步上升[8],治疗上除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治疗外,还应去除诱因,纠正先天或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瘢痕形成[9-10]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现象,通常把包茎、包皮过长、包皮粘连、包皮口狭窄统称为包皮发育异常[11],日常门诊中可发现大多数伴有UTI症状的患儿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现象,尤其是长有包皮垢、包皮粘连、包茎的患儿,由于不能经常清洗,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场所,易引起阴茎头包皮炎及上行性UTI,在学龄前儿童则可造成反复的尿路感染[12-13]。患儿常由于包皮垢炎症性刺激引起瘙痒而用手拉扯阴茎,增加包皮水肿及感染[14],本次研究中有9例患儿均因包皮炎引起刺激抓挠阴茎,父母发现后携来检查而诊断为UTI。包皮外口狭窄的包茎患儿排尿时尿液流出不畅,在阴茎头与包皮之间的空隙部分形成“鼓包”现象,增加排尿阻力及外源性细菌逆行感染机会,且患儿为了减少排尿时伴有的尿急尿痛,从而控制饮水量,这些因素均可促进儿童UTI的发生和发展。   虽然包皮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尿道口免受损伤及污染,但在UTI儿童中包皮环切术能有效治疗UTI,尤其是伴有包皮炎、龟头炎的患儿,可去除外源性逆行感染引起UTI的因素[15]。男性包皮环切术可降低患尿路感染的风险率高达87%[16]。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UTI临床症状及感染指标即有改善,2周后复查尿常规基本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包皮环切术对UTI早期治疗影响不大,与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有关。但实验组患者能明显减少尿道口疼痛等刺激症状,7~10 d UTI基本痊愈,而对照组部分患儿排尿不畅及尿痛症状仍间歇存在,但两组总体治疗时间相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