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及辐射水平调查.doc

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及辐射水平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及辐射水平调查

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及辐射水平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接触剂量及其辐射水平,以保护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方法:于2015年随机抽取某市6家开展放射介入学的医疗机构,对13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开展1年 4期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对10台介入放射设备手术者位和助手位按头部、胸部、腹部、下肢和足部位置进行透视区辐射水平检测。结果:13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66.4%(87/131),女性33.6%(44/131)。个人年累积剂量均   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医务人员理论和实践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都较为严格,长时间近距离的照射造成该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检测值偏高[12]。由于介入放射学具有曝光剂量大、时间长、床旁操作的特点,使介入成为放射防护工作的难点和重点[13]。对江苏省、四川省、太原市、武汉市等地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结果显示,以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14-17],提示医疗职业性放射防护的重点防护对象应是从事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应针对该人群采取重点措施 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落实国家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暴露剂量及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18-19] 医疗单位必须重视做好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认真开展对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以保证剂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暴露剂量较高的职业人群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工作培训,严格要求介入工作人员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辐射危害。各医疗机构要承担起放射防护主体责任,完成操作规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防护条件和设备,将放射性损害降到最低[20-21] 参考文献 [1]范淑玉,林洁清,周少霞,等.基层医院放射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85-87. [2]王媛媛,曹晶杰,蒋潮涌.华蟾素胶囊联合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5):56-59. [3]武大鹏,万玲,娄云,等.脑血管造影术中X射线机房内辐射剂量分布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4):387-390. [4]赵琰.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25(7):693-694. [5]韦宏旷,唐孟俭,覃志英,等.2013-2014 年广西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17):2438-2440. [6]徐福良,安岩.2010-2012年莱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311-313. [7]张小乐,布敬双,李舟贵,等.贵州省2010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1):96-97. [8]高美丽,刘晓玲,刘铁,等.2010-2014年房山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3):142-144. [9]杨彦文,殷强,牛庆国,等.河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89-1590. [10]宣志强,郦依华,赵尧贤,等.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6):1332-1333. [11]郁鹏,程玉玺,刘澜涛,等.介入诊疗中重要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测定与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73-575. [12]刘博莹,苑秀军.2009-2013年沈阳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12):964-966. [13]崔志伟,俞太念,卢海萍,等.2005-2012年嘉定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1):618-619. [14]严俊.2009-2011年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1):909-913. [15]秦永春.江苏省2009-2011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5):570-573. [16]石梦蝶,王虹,沈勇君.武汉市2009-2013 年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