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
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在重度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伤椎邻椎固定(单纯4钉),观察组采用常规置钉+伤椎植骨置钉手术内固定(5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术后1周时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在胸部、腹部放置软垫,保证其胸腹部空置,完成体位复位。以损伤部位作为手术切口中心,充分暴露损伤椎及上、下椎板和小关节突,在C臂X线透视下确定损伤椎体,并于上下相邻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装棒、复位及固定。根据术前CT评价突入椎管骨块占椎管直径百分比及术前是否伴有神经损伤症状决定是否行椎板减压
对照组采用传统伤椎邻椎固定(单纯4钉)治疗方法:在患者上下正常相邻椎体内置钉
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5钉)治疗方法:除了在伤椎椎弓根完整双侧相邻上、下椎内置入椎弓根螺钉,伤椎椎弓根螺钉通道完成骨折的复位,攻丝后在电钻套筒内置入椎弓根通道,向椎体内置入小松质骨,保证压缩部位能恢复原始高度,经伤椎置入比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短1 cm的螺钉,采用置钉器向腹侧轻挤压伤椎矫正后突,放置连接棒,锁定伤椎螺钉。X线下检查椎弓根螺钉位置的正确情况。待满意后向后移位椎体,完成上缘骨块复位,后凸矫正,脊柱序列恢复满意后固定椎弓根钉棒系统[2]
手术完成后,逐层关闭切口,并消毒,防止感染。两组术前0.5 h使用抗生素,术后1~2 d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引流量情况1~2 d拔出伤口引流管。麻醉苏醒后开始进行主动或被动双下肢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根粘连。术后4周佩戴支具逐渐下地,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随至12个月拍摄X光线再次进行检查,观察伤椎骨折愈合、高度访丢失及内固定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相邻上下椎体高度平均值×100%);(2)术后满意度评分,根据局部疼痛评分及工作状态恢复情况;(3)术后感染、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应运而生[6-7]。此种方法解决了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的缺陷,能显著提高治愈有效率,加快患者康复,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青睐。后路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随着临床大宗病例随访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伤椎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明显增多[8]。结合相关报道该手术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悬挂效应,易产生后凸畸形,增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的概率;(2)四边形效应,侧向不稳定,无抗旋转能力,不利于伤椎周围软组织修复;(3)内固定应力集中,且不利于骨折脱位复位[9]。随之应运而生后路内固定中伤椎是否置钉来弥补上述不足,临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花费较高、手术时间延长,对伤椎椎弓根不完整、伤椎矢状位劈裂时置钉困难且难以恢复椎体有效高度,6钉固定强度大是否会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尚不清楚[9]。结合临床实际,大部分患者常伴有一侧椎弓根断裂置钉困难,双侧置钉强度大,故选择单侧置钉同传统4钉进行随访比较术后疗效。本组病例中两种固定方式对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恢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1年时,由于4钉组伤椎未进行植骨存在“蛋壳效应”,发生了复位丢失现象;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同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经伤椎固定组术后丢失程度较小,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同术后1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文献[9]报道相一致。另外在术后满意度调查发现经伤椎固定组较对照组满意度高,可能与前者矫正术中植骨融合避免了术后负重活动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有关;还可能与对照组术中为获得满意复位过渡撑开造成前纵韧带及相邻椎间盘损伤迁延不愈造成长期疼痛相关。但是传统4钉组具有操作步骤相对简单、耗时短、费用少等优点。对于双侧椎弓根均受损置钉困难病例、椎体骨折合并矢状面劈裂患者可选择单纯4钉固定
综上所述,伤椎植骨置钉可以减少术后恢复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因强度增加,加快邻近节段退变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证实。且其有一定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应结合骨折分型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