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干校企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干校企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探讨了校企协同搭建基于教学工厂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协同育人和技术服务平台、组建以行业专家领衔的校企汇编教学团队、创设校内教学工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享教学资源与共评学生能力等,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无缝连接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HAO Jian-bao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teaching factory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service platform, set up enterpris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team, teaching the creation of factory to industry experts led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of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school teaching an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demand for talent seamless connection.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1 ??施背景
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件提出,“推动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同步提高,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推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为科技型创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1]。另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推进高校其他培养主体的协同,鼓励高校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2]。鉴于此,2014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学院机电装备专业群挑选出45名学生组建永日电梯订单班,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永日电梯订单”班坚持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原则,探索协同创新理念,积极践行协同创新成果,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永日电梯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继承并形成 “行业引领,需求导向;校企协同,机制创新;产教融合,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给出了一个方法路径
2 主要目标
2.1 行业引领、需求导向,重构面向工程的教学体系
校企协同能够使学生切近地感受企业对人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滞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2.2 校企协同、机制创新,打造实践育人平台
高职教育是耗资较大的一种教育[4],集中表现在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比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或职业院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5],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可以降低办学成本,并且与学校实训基地相比,在企业场所实训,学生能够感受企业职业氛围,受到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熏陶,这也使隐性的办学成本的降低。校企协同有助于解决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