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中贵州镜像的标出性翻转.PDF

大众传媒中贵州镜像的标出性翻转.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众传媒中贵州镜像的标出性翻转

■■■ 民族新闻探析MinorityJournalismResearch 大众传媒中“贵州镜像”的标出性翻转 □ 刘 佳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3)01—0072-3 【内容提要】从文化的符号三元动力机制角度观察,当下大众传媒中的城市镜像呈现大规模异项翻转局面,即文化三元 的中项向异项偏移,城市镜像文化正、异项地位置换。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多彩贵州风、影视剧以及城市形象 宣传片三大最具典范意义的城市符号镜像为分析样本,力图揭示贵州镜像的标出性历史翻转样态,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深 层动力机制。 【关键词】文化三元;标出;贵州镜像;历史翻转 城市形象是综合城市的地理、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 视、报纸和杂志等大众媒介对城市的想象。从20世纪90年 等特征的集合概念。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无形资产,对城市 代掀起出国热潮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到诸如《城市中 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观察20世纪以来中国城市镜 国》之类营建关于都市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的各种城市 像谱系,一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变化是:从文化的符 杂志,中国大众传媒以现代化和全球化为展现的“城市镜 号三元动力机制角度观察,当下大众传媒中的城市镜像,呈 像”令人目不暇接。 现大规模异项翻转局面———传统意义上的正项现代化、全 在1980年代,大众传媒所建构的城市镜像基本上是鳞 球化城市主流地位边缘化,而原来作为对立异项存在的陪 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道路桥梁、焕然一新的大街 衬(非主流)中心化,权重位移。城市符号镜像的正、异项二 小巷。但2005年在国内外刮起的“多彩贵州风”,将贵州“藏 元置换,成为中国城市叙事演变的鲜明特征之一。本文尝试 在深闺人未识”的诸多亮点展示出来,让贵州与全国乃至世 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多彩贵州风、影视剧以及城市形象 界进行一次又一次文明的对话,使外界有机会重读贵州,认 宣传片三大最具典范意义的城市符号镜像为分析样本,力 识贵州。城市镜像开始明显呈现地方主体性话语空间扩大 图揭示贵州镜像的标出性历史翻转样态,并探讨其背后的 的趋势,全球想象意识淡出。就城市镜像正项而言,则经历 文化深层动力机制。 从正项全球化、乡村,直至异文化的贵州异项翻转。以不同 时期影视等媒介再现的城市镜像为例:1994年初电视剧 一、正项翻转: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 《北京人在纽约》中,以王启明、郭燕为代表的中国人掀起一 标出性城市镜像 股出国热潮,展现了中国人对西方大都会的向往。1997年 文化三元机制,即正项(非标出项)、中项(被正项携带 江苏美术出版社陆续推出诸如《老北京》《老杭州》之类的城 72 从而不标出项)、异项(标出项)。文化符号学研究认为,文化 市“老照片”系列图集,开始建立本土化想象。到2005年,以 对立项的不平衡,应是一个普遍规律:当对立的两项不对 贵州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的上演为代表,现代化 称,出现次数较少的那项,就是“标出项”;而对立的使用较 和全球化符号已淡化为城市发展的背景,重点是对类如贵 多的那一项,就是“非标出项”,因此,非标出项就是正常项。 州人美、水美、山美全景式的展现,从传统现代化和国际化 在两项对立中,导致不平衡的是第三项,即“非此非彼,亦此 下移为边缘落后的地方文化。 ① 亦彼”的表意,称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