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文化常识——中国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诗词名句(一)
节日 习俗 诗词名句 春节-正与初一 吃汤圆、水饺,燃放爆竹,拜年等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正月十五 吃元宵 观花灯
(中国的情人节)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清 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蒿等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七夕-七月初七 乞巧(中国的情人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乐府》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唐 杜牧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吃月饼 赏月 团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 苏轼 重阳节-
九月初九 登高 赏菊、插茱萸
(老人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文学文化常识——敬辞和谦辞(一)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 常见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常见的敬辞和谦辞(二)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文学文化常识——常见的敬辞和谦辞(三)
见教: 敬辞,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敬辞,表示请人谅解
借重:敬辞,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
金兰: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桂冠:光荣的称号???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
文学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避讳现象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对皇帝、圣贤、长官等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唐太宗李世民,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又如: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