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裁量自由心证及自.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   喻敏   提要:本文作者从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角度评析了舒易平诉四川蓝剑集团公司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案一审判决。作者认为,此一判决最具开拓性意义的是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评析分为二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结合审判实务,从理论上阐述了自由心证主义的科学性,并论述了自由心证主义在此案一审中的具体体现,在第二部分,作者针对审判实务的现状,阐述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现代社会的必要性以及在本案一审的运用,同时,又以此案一审判决的社会意义检验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正当性。   案件基本情况   (1995)新民初字294号案:一九九五年六月十日,原告舒易平在其妹家中与其妹夫荣升碧、表弟李涛共进午餐,舒易平拿起一瓶蓝剑啤酒,尚未启开,啤酒瓶突然爆炸,击伤其左眼,致其左眼失明。舒向新津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生产者蓝剑集团公司赔偿医疗费、住院期间的护理费、误工损失、生活补助费等以及八万元的残疾赔偿金。舒起诉时,向法庭提交了破碎蓝剑啤酒瓶、新津县人民医院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历记录、病情证明为证。事故发生后不久,蓝剑集团曾派人对荣升碧、李涛作了调查,形成了调查笔录,诉讼中,蓝剑集团将此笔录提交给了法庭。   新津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蓝剑集团赔偿原告各项损失192,438元,其中残疾赔偿金8万元。   被告不服,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经调解,双方又达成了新的调解协议。   对此案一审判决的评析   笔者认为,此案一审判决最具开拓性意义的有两点:一是法庭对此案事实的认定──自由心证,二是法庭对“残疾赔偿金”数额的确定──自由裁量。   一、此案事实的认定与自由心证主义   (一)从司法实务的角度为自由心证主义正名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自由心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因此,与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通过了长期的司法实务,笔者深刻体会到,自由心证主义不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毫不矛盾,相反,它正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诉讼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实事求是”,是我国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所谓“实事”,是指对案件事实认定的真实性,“求是”,是指判决的合法性与妥当性。民事案件(其他案件亦同),从受理到判决,无疑应当而且也的确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这一点,可以从庭审程序和法官在审判中的思维过程中得到证明。每一案的庭审,首先进行的是法庭调查,法官通过法庭调查来认定案件事实,这一阶段可称为“事实审”,事实审追求的目标是真实性,然后进行的是法庭辩论,法官通过法庭辩论来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这一阶段可称为“法律审”,法律审追求的目标是合法性与妥当性;法官要作出判决,首先要认定事实,然后找出规范此一事实的法律条文,继而以法条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的逻辑操作,得出的结论就是判决主文。实际上,不独我国,凡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官的审判都是从事实的认定到法律的适用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只不过,由于我们机械地、教条主义地理解“实事求是”,在什么才是“实事”这一问题上,我们的看法与其他大多数国家截然不同。我们一直坚持说,“实事”──案件事实认定的真实性,就是认定的结论与案件发生时的原始事实绝对一致,我们自称是在追求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我们以为我们的认定是“事实本来就是如此。”在审判中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这固然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是,“司法是一种实践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操作性” ,由于这种理想缺乏操作性,没有任何可以付诸实践的途径,因此,只能是一种空想。首先,认定与案件发生时的原始事实是否一致,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无法证明。在审判中,法官要认定案件事实,就要对每一在案的证据作出评判,评判了所有在案证据(注意:不是所有的证据)之后,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 的过程,而“从逻辑的观点来看,我们从单称陈述(无论它们有多少)中推论出全称陈述来,显然是不能得到证明的……” ;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对过去的,已随时间的流逝永久地、不可逆转地消失了的事件、过程作出判断,在观念上予以重建,而不带任何对将来作出预测的色彩,因此,我们从未也不可能将认定与案件的原始事实相比较,借助于我们的感觉、知觉(经验)作出判断:认定的真实性如何?其次,虽然我们自称追求客观真实才是“实事求是”,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作为判决小前提的“事实”,是我们的认定。凡案件事实皆属过去,属于现在的唯有证据,而认定,只不过是法官根据证据所作的一种认识判断,而不是案件的原始事实本身,这正如客观存在的波长与主观感知的颜色不是同一概念一样;法官要认定案件事实,还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法官审理案件,要受时限的限制,他不可能穷其毕生精力去追求一个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法官也是常人,并不比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