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探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探究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 !Q5垒2 学号2—010010—90074 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 TheResearchonthe Textbook Minority inthe PoliciesofChina Last Century 研 究 生 姓 名 崔珂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石鸥 教授 学 科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研 究 方 向 课程与教学社会学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五年六月 一苓一丑牛六月 万方数据 月IJ吾 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我们曾用“华夏”、“四夷”、“狄戎”、 “蛮夷等群体称呼来描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 语言、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适应、包容、摩 擦、冲突。近百年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的挤压,在救亡图存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并最终成为“我 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在此格局中,存在“民 族”的双层结构,上层是一体的中华民族,下层是多元的五十六个民 族,故而也出现主体汉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共同体的称谓。 汉语“民族”一词出现较晚,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和内外环境来 看,深受西欧民族主义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该词在汉语中的引入是 外国侵略势力分裂中国的一大阴谋。圆作为新的语言资源,包括其附 带产生的叙述结构,都将民族建构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体。“民族” 概念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天下观”与“华夷之辨”的秩序和思维 模式,开启了中国人由清末肇始的“民族国家”建构的道路,并参照 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理念进行“中华民族”的“民族 构建”。 清末,除了“民族”这一新的历史主体外,在这“三千余年一大 变局”的时代同时出现了另一个新颖的事物一教科书,它的出现不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8(4):1一19 ②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J].边疆周刊,1939(9) I 万方数据 但改变了中国人的知识结构,涵养并型塑了国民现代精神与价值系 统,更是记录和叙述了中国民族和国家建构的历程。这两个新生事物 的出现,诱发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以少数民族为主要读 者的少数民族教科书的出现。 谨以下面几本少数民族教科书的图片简略呈现其历史的踪迹①: ①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为: 《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第一册)》,清宣统元年(1909年)东北蒙务局石印本: 《小学初级语文常识课本(第五册)》(汉蒙对照),国立边疆教育文化馆主编,教育部印行: 《高级13、学算数课本(第四册)》(藏文),青海省教育厅译,1956年8月第l版; 《语文(第四册)》(朝鲜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小学试用课本,延边教育出版社出 版,1971年7月第1版; 《思想品德》(壮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试用课本,广西壮族自洽区教育厅普教处编,广 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