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明儒学案》以及明代思想与社会研究
【重点阅读文本】: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清代张廷玉等着)
粤自司马迁、班固创述《儒林》,着汉兴诸儒修明经艺之由,朝廷广厉学官之路,与一代政治相表里。后史沿其体制,士之抱遗经以相授受者,虽无他事业,率类次为篇。《宋史》判《道学》、《儒林》为二,以明伊、雒渊源,上承洙、泗,儒宗统绪,莫正于是。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巨,是以载籍虽繁,莫可废也。
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虽天亶英姿,而诸儒之功不为无助也。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学登用者,林立朝右。而英宗之世,河东薛瑄以醇儒预机政,虽弗究于用,其清修笃学,海内宗焉。吴与弼以名儒被荐,天子修币聘之殊礼,前席延见,想望风采,而誉隆于实,诟谇丛滋。自是积重甲科,儒风少替。白沙而后,旷典缺如。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曰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传不远。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诸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要之,有明诸儒,衍伊、雒之绪言,探性命之奥旨,锱铢或爽,遂启岐趋,袭谬承讹,指归弥远。至专门经训授受源流,则二百七十余年间,未闻以此名家者。经学非汉、唐之精专,性理袭宋、元之糟粕,论者谓科举盛而儒术微,殆其然乎。
今差别其人,准前史例,作《儒林传》。有事功可见,列于正传者,兹不复及。其先圣、先贤后裔,明代亟为表章,衍圣列爵上公,与国终始。其它簪缨逢掖,奕叶承恩,亦儒林盛事也。考其原始,别自为篇,附诸末简,以备一代之故云。
《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
有明学术,【白沙开其端,至姚江而始大明。盖】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耳”。高忠宪云:“薛敬轩、吕泾野语录中,皆无甚透悟。”亦为是也。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返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
《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南中王门学案》
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斋、黄五岳、朱得之、戚南元、周道通、冯南江其著也。阳明殁后,绪山、龙溪,所在讲学,于是泾县有水西会,宁国有同善会,江阴有君山会,贵池有光岳会,太平有九龙会,广德有复初会,江北有南谯精舍,新安有程氏世庙会,泰州复有心斋讲堂,几乎比户可封矣。而又东廓、南野、善山,先后官留都,兴起者甚众。
引言:明代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脉络及其定型
一、关于明代中叶思想的历史背景(一):《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又,卷十《姚江学案》。《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一》。
二、关于明代中叶思想的历史背景(二):容肇祖《明代思想史》(1940);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1943)。山井涌与岛田虔次的说法。
三、关于明代中叶思想的历史背景(三):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四卷下册二十章;侯外庐《十六、七世纪中国进步哲学思潮概述》;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第十章。
一、明代思想史的背景:道德成为制度、政治作为理想与历史成为记忆
一,从典范到规范: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在明初的最终形成。
二,从规范到典范:正德、嘉靖时代传统秩序的瓦解与人们关于明初的历史记忆
三,明代中叶的社会状况与士大夫的焦虑
二、正德、嘉靖以后的社会危机与王学
一,明代君主与士大夫的新关系
二,正德、嘉靖年间王学兴盛的政治背景:大礼议、孔庙之争论、夏言的建议
三、讲学、结社的意义
一,王学吸引人的原因
二,所谓“朋党”:王阳明、徐阶、王艮、邹守益等人的讲学活动。《南中学案》的背景。
三,天启五年(1625)的禁令。
四、区域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五、《南中学案》解说
【讨论题】:(一)明中叶讲学风气的意义。
(二)社会史与思想史研究如何结合。
(三)区域研究的意义与问题。
【参考书】
《王阳明全集》卷一至卷三《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儒学案》(中华书局点校本)。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原出版于1940年,齐鲁书社重印本,199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原出版于1943年,东方出版社重印本,1996.
岛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维の挫折》,东京,筑摩书房,1970。
吕妙芬《阳明学派的建构与发展》,《清华学报》新二十九卷二期,1999。
吕妙芬《阳明学讲会》,《新史学》九卷二期,1998.
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3《人间词话六则》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体育课堂中团队合作游戏对团队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导论PPT全套课件.pptx VIP
- 3.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医务科管理制度-标准版.doc VIP
- 初中英语阅读——篇章结构强化练习(附答案).pdf VIP
- 初中英语过去时强化练习(附答案).docx VIP
-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及专项练习(精品).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5 The weather and u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