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岳麓版选修1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2.pptVIP

2013岳麓版选修1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林语堂《苏东坡传》 青苗法和募役法在实施中的局限 青苗法:强制农民借贷;地方官吏趁机勒索,农民负担加重 募役法: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 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1.性质: 2.积极:① ② 3.消极: ①变法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局部调整,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四、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相同点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 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 的改革 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 不同点 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引用凶邪,排摈忠直,使天下之人丧其乐生之心,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1)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北宋的封建统治,朱熹把“流毒四海”归结为王安石变法的作用,有失公允。 (2)变法内容……产生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增强,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变。 评价王安石改革的高考题 勇于改革的精神 勇于斗争的性情 关心百姓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 王安石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通过观察此图: 王安石的变法命运如何? 主要触犯了哪些人利益? 他们是怎样阻止改革的? 王安石对待反对派的强烈反对的态度如何? 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守旧派 “三不足”的改革决心 民族矛盾的激化: * 王安石 北宋·印象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转运使 (一)集中军权- (二)集中政权- (三)集中财权- 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节度使 C.州郡长官 A.三衙—统兵权 B.枢密院—调兵权 C.“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受通判监督 文臣担任 冗官 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 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 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 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 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冗官”的形成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1万 1. 7万 2. 4万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兵”的形成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 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 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 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 “ 冗 兵 ”问题。 宋太祖 宋真宗 宋仁宗 22万 126万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91万 “冗费”的形成 冗费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 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 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12677万余贯 所出无余 13186万余贯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一、变法的背景 北宋.印象 1.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到北宋中期形成了“三冗两积”的问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冗官”“冗兵”“冗费” , “积贫”“积弱”) 庆历新政 宋仁宗庆历三年(即1043年),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开始推行新政,这就是 “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