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

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017年仙游县初中第六片区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句篇名句默写。(12分) (1),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 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4)《木兰诗》表现边塞苦寒的诗句是: ,。 (5),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写出能体现孝亲敬老的诗句: ,。 2.语言综合运用。(8分) 春天,江南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甲](.迷蒙.迷茫)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乙](.隐约.婉约),引人无限xá思。 夏季一来,就到了他肆意展现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时候。他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浑身充满了蓬勃新生的力量,很是有些野蛮。炎热的午后,有股奇怪又特别的味道,氤氲又迷离,眼前只见白茫茫一片,顿时整个世界沉浸在[丙](.不着边际.漫无边际)的大雨中。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无限xá()思②肆()意 (2)为【甲】【乙】【丙】三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3分)【甲】【乙】【丙】 (3)以下是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正确排列顺序应是()(3分) ①几滴小雨象征性预告后 ②万里晴空倏尔乌云密布 ③豆大的雨点便老实不客气地劈头盖脸地倾倒下来 ④晒了一天的灼热的马路顿时腾起一股白色的热气 ⑤隐隐几声雷鸣 .①②③⑤④.②⑤①③④.②⑤①④③.①②⑤③④ 二、阅读(7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7分)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作铺垫。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 4、“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4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3分) .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4分) 8.甲文赞扬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3分) (三)议论性文章阅读。(15分) 中西方孝文化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中西方孝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长时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而西方现代经济的发达水平使得它有能力建设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比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尽管许多老年人会比较孤独,晚景凄凉,但是由于文化传统习俗等束缚,他们更不愿麻烦子女,无怪乎有人说西方社会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坟墓”。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西方孝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是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所致。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族来实行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族,只有齐家才能治天下。而在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这种原则倡导人的自由与平等,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也不例外。 其次,是老年至上与少年至上的差异所致。在代际价值观上,中国是老年至上,西方则是少年至上。相对来说,中国人受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