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雅克兄弟》到《两只老虎》
从《雅克兄弟》到《两只老虎》 17世纪,有一首歌在法国教会中流传,歌词是这样的:
雅克兄弟,雅克兄弟,
你在睡吗?你在睡吗?
去敲响晨祷的钟,去敲响晨祷的钟,
叮,叮,铛!叮,叮,铛!
这首催促修士起床做早课的《雅克兄弟》,旋律源于10世纪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不过彼时,它已经走下神坛,成为戏谑的起床歌。随后又迅速走红,不仅是法国家喻户晓的童谣,更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
它一度有好几个名字,在英国叫《约翰兄弟》,在德国又被改作《马丁兄弟》。每一个清晨,妈妈们用不同的语言哼唱着这个旋律,唤醒睡梦中的孩子
19世纪末,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马勒,从故乡波西米亚来到维也纳音乐学院,潜心学习作曲及指挥
28岁那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D大调《第一交响曲》。其中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就用了《雅克兄弟》的旋律
?@一乐章描绘了一个诡异的场景:一个猎人死后,森林里的动物们来为他送葬,它们都假装悲伤拭泪
这首交响曲最终成了马勒最受欢迎的代表作,《雅克兄弟》因此得以闻名世界
20世纪初,这首歌来到了中国,并在1926年迅速传唱开来。当时正值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北伐战争拉开序幕。为了鼓舞士气、动员民众,黄埔军校的军官根据《雅克兄弟》的旋律重新填词,改名为《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唱着它从广州出发,连克衡阳、武汉、南昌、福州,所经之地民众争相传唱,风靡一时
因《国民革命歌》的巨大影响力,1927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宣布将该歌曲作为暂代国歌
然而就在几天之后,汪精卫发动“七”政变,宣布两党合作终止。作为国共合作时期的特色歌曲,《国民革命歌》的地位显得尴尬,最终,它让位于《三民主义》
虽没成为国歌,《国民革命歌》的影响力却丝毫不减。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向蒋介石开战,把它改成了《打倒老蒋》,中共在开展土地革命时,又将其改成《土地革命歌》
1943年,20岁的重庆小伙儿刘传勋来到鹅岭中央干校研究部学习。在这里,他碰到了教育长兼班主任蒋经国。开学典礼上,蒋经国突然提出要教大家唱首歌
刘传勋描述他“沙喉咙,矮胖子,颈子短,但声音大”。他唱的是: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唱到“一只没有尾巴”时,他还把身子转过来,把屁股扭一下,拍一下,引得大家都笑惨了
这是关于《两只老虎》的最早记载。词作者是谁已难以考证,但许多回忆录都提到,蒋经国对此曲十分偏爱,每当遇到重大问题,就会带领群众唱这首歌激励人心
更有人推断,《两只老虎》含有政治意味,缺耳朵和少尾巴的老虎分别暗指一意孤行、不听世界人民和平呼声的美国,以及没有前途可言的苏联
(摘自“thecity2015”微信公众号 图/黄文红)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