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临床价值.docVIP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临床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临床价值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显著降低(P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患者88例。入选标准:符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4],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及以上,每次发生流产在或不在同一妊娠月份,检测指标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β2糖蛋白抗体120 U/ml,纤溶异常(FDP、D-二聚体、3P试验中一项或多项异常)。研究取得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孕妇生殖器有器质性病变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年龄21~42岁,平均(31.5±5.8)岁,流产次数3~7次,平均(4.1±0.8)次。观察组44例,年龄21~43岁,平均(31.2±5.3)岁,流产次数3~7次,平均(4.0±0.9)次。两组的年龄、流产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柳河修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25 mg)治疗。口服75 mg/次,1次/d,用药至分娩前24 h。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1.0 ml∶9500 IU]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用法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用法如下:皮下注射2850 IU/次,1次/d,用药至分娩前24 h 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抗凝血酶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凝血酶时间),观察妊娠结局(早产活婴、足月产、流产、活产),记录并发症(妊娠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早产活婴率、足月产率、活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苏琳,孙燕.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相关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69-1371. [2]王敬华,张弘.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2):82-83. [3]杨晓玲,苏娅别嘉,陈丹,等.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与流产次数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2):88-90.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92. [5]赵花,苗竹林,韦相才,等.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新进展[J].临床医学,2013,33(2):104-108. [6]罗振宇,柴冬宁,李萍,等.复发性流产病因分析及免疫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782-784. [7]付雪梅,王丹,郝鹏锴,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8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681-1683. [8]褚蕴,赵宏利.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4):82-84. [9]杨殿福.抗磷脂综合征致妊娠丢失的中医治疗[J].中国性科学,22,27(16):2497-2499. [13]乔娟,张园,钟梅,等.低分子肝素在子痫前期和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1894-1896. [14]梁蓉,石通和,刘淑芳,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63-65. [15]郑红艳.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10(29):19-20. (收稿日期:2016-08-29 本文编辑:许俊琴)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