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读河__床
对应学生用书P21
昌耀(1936-2000),作家。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1982年后参与“新边塞诗”运动,是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1957年秋,作者的第一本诗集《最初的歌》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出版。他因两首小诗《林中试笛》而获罪,从此被扫出文坛,打入最底层。这对作者的生活观念、文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以肉体和灵魂体验的双重痛苦,感悟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的意义。此后22年里,作者在劳改农场劳作之余偶尔的写作,均是留作自慰的心境表述,作品《河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新边塞诗歌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新疆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杨牧、周涛、章德益等。严峻而旷达的边塞生活不仅冶炼了他们的灵魂,也铸造了他们诗歌的品质与气质。荒僻的自然界和奇异的边塞风情进入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他们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的深沉和浓郁的当代性色彩。同时,新边塞诗歌摆脱了表层性描写的束缚,以一种隐含的、意向化的传达手段,使诗的思想寓意活跃在写实与象征之间,做到了意与象的交融,心绪与画面的叠合,从而实现了对边塞时空和题材本身的超越。新边塞诗是中国西部豪放派的歌唱,诗人们崇尚的是阔大的含蓄与恢弘的悲壮,他们的诗发展了唐代的边塞诗风,不仅具有苍凉、慷慨、浓厚的特点,而且具有明朗、刚健、朴实的风格。
对应学生用书P21
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将人的视野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河床》是一幅流动的画面,它的流动受到更为内在的力的牵制。我们读它,感到的是一种沉实、粗犷、雄悍的美。
1.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点拨] 这是全诗的开篇,“白头的巴颜喀拉”象征了“我”悠久的历史。“白头的雪豹”是形容“我”的初始的力量。
2.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点拨] “巨人般躺倒”是“我”庞大的形体,“巨人般屹立”是“我”内在的强大。这两句诗开启了下面对“河床”的具体描述。
3.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点拨] “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刺肤文身”“透露我体魄之多毛”等刻画出了黄河的雄壮之美。
4.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点拨] 这里采用排比的形式,从空间的角度,写了一系列意象——峰峦、断层、地峡、飓风,显得阔远而浩瀚。
5.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点拨] 诗句体现出了一种气吞万里的张扬的气魄。
6.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而潮汛已经到来……
[点拨] 诗歌的最后更肯定或者说更坚定地表明“我”对诺言的实践,表达一种对世人的宽厚的爱。
1.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
[提示]
地域特征 外在的形态特征 内在的性格特征 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 宽阔浩荡,有时干枯、有时滋润,沟壑纵横 坚实宽厚、雄性美、富有使命感、博爱
2.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有什么作用?
[提示]
人称 指代 作用 我 河床 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读者之间的隔膜。 他们 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 通过第三方的视角从侧面表现出了河床的整体形象,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 他 兀鹰 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 她 母狼 你们 一指黄河象 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之情。 一指人类 把河床与人类并举,有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
3.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河床》以“滋润的河床”“干枯的河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