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转本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晋灵公不君”,“君”字本是个名词,这里临时用作动词,作谓语,“不君”即“不行君道”。 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丰富词汇”等,当然远远不如古代汉语那么普遍。 二、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左传》:“庄公寤生,惊姜氏。”这里不是说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庄公使姜氏吃惊。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晋侯饮赵盾酒。——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酒喝,即“使赵盾饮酒。” (2)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食之”不是“食鸡黍”,而是指“使子路食。”“食”字用作使动后要念去声。“见其二子”,不是“子路见其二子”,而是“使其二子见子路”,用了使动后,读音要读xiàn。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君子正其衣冠。《论语》——“正”字用作使动,“使其衣冠正”。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尊”用作使动,后面带宾语“长安君之位”,意思是“使长安君之位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秦”是“使秦弱”。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名词也有用作使动的,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同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肉骨”意思是“使白骨生肉”。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国异姓”,意思是“使异姓立国”。 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例如: 何以至今不业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业”用如使动,意思是使之成就功业。“不业”相当于“不业之”,后面的宾语省略了。 三、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下面两个例子正可以看出使动和意动的不同作用。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小鲁”即为认为鲁国小。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贱之”是“以之为贱”、“认为他卑贱”的意思,就是看不起他。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意动,即认为食物香甜,认为服饰漂亮,认为住处安适,认为习俗快乐。 (二)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例如: “友风而子雨。” 《荀子》——“友”、“子”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 “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四、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是属于名词用如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