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中国抗战燕大五位外籍教师(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身中国抗战燕大五位外籍教师(一)

投身中国抗战燕大五位外籍教师(一)   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一所著名的综合大学,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是该校首任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了北平,高校纷纷南迁,而燕京大学一度以独特的“孤岛”方式保留下来。燕京大学的外籍教师居多,他们中的很多人利用欧美等外籍教师享有治外法权的特殊身份,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美籍新闻系教师斯诺: 只身奔赴陕北撞大运 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新闻系当时只有六七个教员,其中一半是美国、英国和德国一些通讯社和报社驻华记者兼任的 斯诺担任新闻撰述学、旅行通讯等课程的教学。第一次上课,斯诺的开场白颇具亲和力:“我不是来教的,而是来学的,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充满了新事物的地方,可学的东西太多了。” 斯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收藏了大量国民党“禁书”给学生看,还经常在家中向学生们披露那些被国民党封锁的国内外消息,学生们称斯诺家是一个“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窗口” 1935年6月,斯诺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仍兼任燕大的讲师。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当时北平学生运动的领导人清华的姚依林(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燕大的黄华(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北大的黄敬(后任一机部部长)都是斯诺家的常客。不久,“一”运动爆发,斯诺联络了好几个国家的记者到示威现场采访,“一”运动的消息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1935年底,斯诺得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立即产生了冒险到那块红色区域采访的强烈愿望。在宋庆龄和中共华北局的帮助下,1936年6月,他带着向友人怀特借的16毫米小型摄影机和一架照相机,从北平出发,经西安辗转到了陕北 7月8日,斯诺在安塞百家坪遇见周恩来。周恩来亲自为第一位采访红色区域的西方记者拟定了参观访问日程,并说:“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斯诺原以为他在陕北的采访、摄影要受到限制,听了周恩来的话,感到非常意外和兴奋 7月11日,斯诺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受到几乎所有中共领导人的迎接。毛泽东对他说:“你这个险冒得好,我们这里一切都是新闻,你真是撞上大运了,肯定能出一本畅销书。” 斯诺能够自由地在陕甘宁边区及红军西征前线进行采访,其对象包括中共领导人、红军将领以及普通红军战士和群众 毫无疑问,采访毛泽东才是斯诺此行的重头戏。7月、9月、10月,斯诺多次在保安毛泽东居住的窑洞里同他长谈,通常是从晚上9点开始,到凌晨2点结束。毛泽东跟他无所不谈,包括共产党,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五次反围剿,长征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普通红军战士的英雄故事,等等。应斯诺的恳求,毛泽东还首次讲述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 在一次白天采访时,斯诺提出给毛泽东拍照,毛泽东欣然应允。斯诺选好角度,发现毛泽东头发很长,他想“戴上军帽才更像红军领袖”,于是就把自己头上戴的那顶缀有红五星的军帽戴在毛泽东的头上,他摁下快门,相机记录下毛泽东的历史性镜头 10月底,斯诺带着记得满满的采访笔记和拍摄的大量胶卷及电影胶片,离开保安经西安返回北平。11月初,斯诺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叙述了自己的见闻,展示了他拍摄的一张张照片。11月14日,上海的英文报纸《密勒斯评论报》率先刊登毛泽东与斯诺谈话,并配发了斯诺拍摄的毛泽东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照片。接着,世界许多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登载斯诺的报道和摄影照片 1937年2月5日晚,燕大新闻学会在未名湖畔临湖轩召开全体大会,斯诺在会上首次放映了反映陕北的影片,燕大学生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的形象。2月22日晚,燕大历史学会在临湖轩召开选举会,新闻系的一位学生代表斯诺用汉语作了访陕见闻报告,然后放映了斯诺拍摄的幻灯片300多张,电影300余尺,使长期禁锢的国统区青年学生看到了“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1937年6月,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不久该书在英国公开出版。英文版本最早来到了燕大,在许多学生中流传。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后,又侵占了北平,大肆搜捕抗日爱国人士。斯诺在住所掩护了不少抗日青年,其中就有不少被列入黑名单的燕大学生。斯诺帮助这些学生扮成乞丐、苦力或小贩逃离北平,有的奔赴了延安,有的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斯诺家中存放着西山抗日游击队从日本人手里夺回的黄金、珠宝。游击队请他帮助变卖以解决军需,并提出给斯诺高额回扣。斯诺说:“我一分钱也不要。但我建议你们把扣留的几名意大利修道士放了。”游击队接受斯诺的建议,释放了那几个意大利修道士,斯诺也托人帮助游击队把黄金、珠宝变卖了出去 “七七”事变时,邓颖超正在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