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年代文学证词_莫言近作_蛙_读札.pdfVIP

喧嚣年代文学证词_莫言近作_蛙_读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家作品论 喧嚣年代的文学证词 喧嚣年代的文学证词 ———莫言近作《蛙》读札 筅 徐阿兵 时至今日,新闻时潮之杂,报章媒体之多,造就了我 乳肥臀》,以至《檀香刑》、《四十一炮》和《生死疲劳》,莫言 们时代日新月异的气息和光怪陆离的面孔。这是一个喧嚣 以其小说创作穿越了“新时期文学”,跨进新世纪。尽管莫 的年代,许多严肃话题最终都难免被狂欢和调侃所消解。 言后来的小说越来越难重现《透明的红萝卜》那般细腻通 这也是一个遗忘与告别的年代,快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使人 透的艺术感觉,但人们仍然无法否认莫言讲故事的方式独 们来不及沉淀记忆和梦想。在这样的年代,虽然文字日益 具一格。这当然不只是因为他的叙述风格时而狂放恣肆犹 经受着图像的遮蔽和侵袭,但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居然没 如天马行空、时而精致琐细甚至不厌其烦,也不只是因为 有偃旗息鼓,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近十几年来,不管你 他在小说中尝试过借助唱词(如 《天堂蒜薹之歌》、《檀香 是否身为“专业”的读者,想必都无法忽略一个署名“莫言” 刑》)、书信(如《酒国》)、幻想和谎言(如《四十一炮》)、“说 的小说家。他如此不知疲倦地推出一部又一部长篇小说, 书体”和“章回体”(如《生死疲劳》)等方式来谋篇布局;单 执拗地向世人宣示他的存在,以至于有人曾 “油然而兴” 是对几千几百刀的“凌迟”酷刑、“四十一炮”、“六道轮回” ①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之叹。这一评语或许包含了双重意 的凭空构想和大肆铺叙,就可见出莫言在叙述难度方面的 味:一方面极言莫言的创作数量之多,且暗示其贡献和成 不避艰难和孜孜以求。对此,莫言本人也极为自信。直至 就为他人所难以比肩;一方面也直陈莫言的庞驳芜杂和难 2007 年的一次访谈,莫言仍然这样评价自己八年之前的创 以把握,若你徒有千言万语而无力尽述其妙,则不如沉默 作:“直到现在《十三步》也是我的一部登峰造极的作品,至 ② 莫言。最近读到莫言的新作《蛙》,笔者不免产生了一些感 今我也没看到别的作家写得比《十三步》更复杂,我把汉语 ③ 想,难以沉默莫言,也就写下了这三言两语。 里面能够使用的人称或者视角都试验了一遍。” 回想起 来,面对《十三步》式的“登峰造极”,评论界当初的沉默寡 一、为什么是“杉谷义人”? 言或许是因为不知应该将之视为莫言向自我挑战还是向 他人炫示了。 从《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历经《酒国》、《丰 这一次,《蛙》又表演了一套奇特的手法。剧作家蝌蚪 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厅 类社科项目《新时期小说的反思话语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 B JBS10042 6 0 2010 年第 6 期 评论 所写的五封长信和一部话剧,被莫言别出心裁地捏合成了 自对方的简短回应,其余则尽是蝌蚪个人冗长枝蔓的材料 一部小说,一如小说里那些泥团,到了泥塑艺人手中瞬间 堆砌。不难理解,当蝌蚪的讲述近于“独白”时,莫言的小说 即可获得生命。考虑到类似手法早在《酒国》中就有过娴熟 写作也就近于倾诉了。如果下文能够指出小说的某些空疏 运用,人们有理由认为,莫言这次只不过是“故技重施”。我 之处,那么我想,这种独白体的书信方式,其实是应该承担 更为感兴趣的问题则是:蝌蚪为什么要给对方长篇累牍地 部分责任的。但考虑到莫言向来高涨的叙述狂热,这并非 写信?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有何瓜葛?采用“书信体”对于 莫言的疏忽所致,而是有意为之。早在当年的《四十一炮》 小说来说有何意味? 中,莫言就已借男孩罗小通滔滔不绝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