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通过介质的现象材料物理性能
光在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时,遇到烟尘、微粒、悬浮液或者结构不均匀的微小区域,都会有一部分能量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面八方弥散开来,这种现象称为散射。 式中,I为在光前进方向上的剩余强度。S为散射系数其单位为cm-1,散射系数与散射(质点)的大小、数量以及散射质点与基体的相对折射率等因素有关。 吸收定律与散射规律统一: 透光性=I/I0 透光性是指光能通过材料后,剩余光能所占的百分比。 按照图所示,将光源光电流强度I0,然后在光路中插入一厚度为x的无机材料,同样测得剩余光电流强度I。 此时,透进材料中的光强度为I0(1-m)。 注意:上式中所得的I中并未包括L④反射回去的光能。 I=I0(1-m)2e -(α+S)x 显然I/I0才是真正的透光率 1.提高原材料纯度,降低杂质对光的散射损失。 2.掺加外加剂,降低材料的气孔率,可有效提高材料的透光性,由于外加剂本身也是杂质,所以掺多了也会影响透光性。 3.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排除气孔,使晶粒定向排列,可提高材料的透光性。 镜反射的物理现象应用 光泽度与镜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对程度有关 光泽主要由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决定。要获得高的表面光泽,需提高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形成完整的光滑表面。要减小光泽度,需增加表面的粗糙度。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a)釉 (b)毛玻璃或瓷体 漫反射的物理现象应用 使玻璃、陶瓷釉和珐琅呈乳白不透明的物质。在烧成时溶解在玻璃熔体内,在冷却时析出成极小晶体或未溶解而残留在玻璃体内,因而透明的玻璃变成乳浊。使光线散射,不能完全透过,常用含有氟和磷的化合物,如萤石、冰晶石、氟硅酸钠、磷酸钙和骨粉等。也可用二氧化锡、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和锆英石等 能够在玻璃基体中形成折射率与基体显著不同的小颗粒 入射光被反射、吸收和透射所占的分数取决于釉层的厚度、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 实际釉层的m∞ 下面分两种情况分析: ①釉层与底材之间的反射率m=0,则釉层表面的反射率为m0; ②与反射率为m′的底材相接触的釉层的表面光反射率mR′为: 上式表明,当底材的反射率、散射系数、釉层厚度以及釉层反射率增加时,实际反射率也增加。 用高的反射率、厚的釉层和高的散射系数,可得到良好的乳浊效果 Al2O3瓷与气相的相对折射率n21≈1.80。气孔的尺寸通常和原料的原始颗粒尺寸相当,一般是0.5~2.0μm,接近于入射光的波长,所以散射最大。如图,当气孔率增加到3%左右时,透射率将降低到0.01%;当气孔率降低到0.3%时,透射率仍然只有完全致密试件的10%。, 乳白玻璃和半透明瓷器(包括半透明釉)的一个重要光学性质是半透明性。漫反射和漫透射的分数对于材料的半透明性起着决定作用。 对于乳白玻璃来说,达到漫透射的方法是:具有明显的散射而吸收最小 半透明性几乎只取决于气孔的含量 含有小气孔率的高密度单相陶瓷,半透明度是衡量残留气孔率的一种敏感的尺度 含有少量气孔的多晶 Al2O3瓷的透射率 一般瓷体由折射率接近1.5的玻璃、莫来石和石英构成。莫来石在陶瓷体内对于散射和降低半透明性起着主要的作用。 提高半透明性的主要方法: ①增加玻璃含量,减少莫来石的量。提高长石对粘土的比例可实现此要求。 ②把制品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 因而致密化过程得以充分进行,这样可得到半透明瓷。 ③调整各个相的折射率使之有较好的匹配。 半透明性是一些实用陶瓷的主要的鉴定指标。 显色的原因是由于着色剂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引起选择性反射或选择性透射,从而显现颜色。 从本质上说,某种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吸收了连续光谱中特定波长的光量子,以激发吸收物质本身原子的电子跃迁。 材料颜色 分为金属胶体着色和非金属胶体着色。 电子从激发能级向较低能级的衰变可能伴随有热量向 周围传递,或者产生辐射,在此过程中,光的发射称为荧光或磷光,取决于激发和发射之间的时间。 广泛地用在荧光灯、阴极射线管及电视的荧光屏以及闪烁计数器中。 光学效应 指电流通过物质时或物质处于强电场下发光的现象。通过电子在材料内部的多次散射碰撞,使材料中多种发光中心被激发或电离而发光的过程。 在消费品生产中有时被称为冷光。 电致发光物料的例子包括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蓝色钻石. 荧光灯的工作是由于在汞蒸气和情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的放电作用,使得大部分电能转变成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堆城汝阳石柱沟水库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pdf VIP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以项目为牵引的机器人系统与开发实践课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恋爱的犀牛》话剧剧本.doc VIP
- 屋顶改造方案.docx VIP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3.pdf VIP
- Arduino智能小车避障导航设计.docx VIP
- 县委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调度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第11课 整理信息资源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苏S01-2012给水排水图集规范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