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人文明变迁与平易近族认同(国外英文资料).docVIP

中亚东干人文明变迁与平易近族认同(国外英文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亚东干人文明变迁与平易近族认同(国外英文资料)

中亚东干人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 丁明俊 ? 2012-04-21 17:06:51   来源:《回族研究》2011年第3期    (北方民族大学 回族与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 今天生活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人大约有13万,他们原本是清朝末年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在白彦虎等几位首领带领下逃亡中亚的陕甘回民后裔。由于他们迁徙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环境,并与内地回族在完全隔离的状态下生活了130多年,其语言、文化等受到相邻民族文化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他们仍有较强的回族民族认同意识,自认为是“中原人”“老回回”,对“东干人”的称谓并不认同,并且希望能得到中国学者的支持。   关键词: 东干人;文化变迁;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586(2011)03-0088-05   ?   目前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生存有13万华人穆斯林。清同治年间中国西北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回民起义军余部被左宗棠率领清军追赶,从陕西经宁夏、甘肃败退到新疆,其中有一支陕甘回民起义军在首领白彦虎带领下于1877年9月从新疆喀什噶尔翻越天山,经纳伦要塞逃亡中亚。这些回民起义军及其后裔,被当地人称为东干人,距今已经有130多年历史。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努力适应异国的社会及文化环境,在文化与语言方面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拟探讨原本是同一民族,因迁徙及生存环境的变化对民族文化变迁及族群认同的影响。 一、清末中国西北社会动荡及部分陕甘回民流亡中亚中亚   东干人对中国文化和回族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认为是“中原人”“老回回”,族群内部还在使用晚清时期陕甘方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与中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一些前往中亚国家旅游或做生意的中国公民发现了这部分会讲汉语的特殊穆斯林群体,在报纸媒体报道后,引起大陆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因为中国新疆与中亚相邻,近年来中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许多学者或媒体前往中亚调研采访,并报道、研究这部分海外华人的文化、生活、语言等,一些大学博士研究生也将中亚东干人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进行调查研究。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东干人的专著、译著有十几种之多,发表论文有数百篇,多集中在探讨东干人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东干学”。近几年出版的论著、译著颇多。论著有胡振华的《中亚东干学研究》,丁宏的《东干文化研究》,王国杰的《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林涛的《中亚回族陕西话研究》、《东干语论稿》,杨峰的《托克马克之恋》,杨宝军的《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译著有郝苏民、高永久翻 译,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院士、著名东干学专家苏三洛著的《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林涛翻译的《中亚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儿》、《雪花儿》、《东干起义的最后一幕》等文学、历史著作,使人们对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2002 年 8 月,笔者应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东干研究所邀请,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对东干人进行了半个月的考察。   中亚东干人是中国大陆回族的一个分支,现专指 19 世纪末移居沙俄所属中亚地区的中国陕西、甘肃回民及其后裔。1862 年,中国西北地区回民不满清政府的统治与压迫,回、汉之间及回民与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影响下,陕甘宁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反清起义。起义首先在陕西渭南一带爆发,很快蔓延陕西全省,陕西各地回民联合起来,组建十八大营,与地方团练及清军作战。同时,马化龙在宁夏金积堡( 今宁夏吴忠市金积堡) 率领哲赫林耶门宦穆斯林起义,马占鳌在甘肃河州( 今甘肃临夏市) 积极响应,马桂元率领青海西宁等地回民积极响应,整个西北地区参与起义的回民人数超过 100 万,形成历史上西北地区最大的回民反清起义。这次起义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在清军统帅左宗棠的追剿下,回民 起义队伍一路向西转移,经甘肃董志塬、平凉、固原,宁夏金积堡,甘肃河州,青海西宁,从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在一路向西转移过程中,曾与宁夏、甘肃、青海回族联合与清军作战。在途经宁夏吴忠、青海西宁时被左宗棠收抚的老弱病残、妇女儿童 3 万—5 万人被安插在甘肃平凉、华平川( 今宁夏泾源县) 、张家川,其余大部分被清军屠杀,其中沿途冻死、病死、饿死、跳崖自杀者不计其数,有一小部分起义回民放弃伊斯兰教信仰变成汉族而生存下来。其中由白彦虎带领的 5000 余名陕西回民和由另一位首领马元带领的 1000 余名宁夏籍回民于 1877 年夏季到达南疆喀什噶尔,在装备精良的清军追剿下,他们无路可逃,最后于 1877 年 9 月选择翻越天山,逃亡中亚。100 多年前俄罗斯汉学家 Φ·B·波亚尔科夫在逃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