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外圆内方”
刍议“外圆内方”
【摘要】“外圆内方”是古钱币的形式,但人们却从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外圆内方”作为做人的一种最高境界。可是在当今现实中,许多人没有这种做人原则了,我们必须要坚守这种做人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外圆内方”;做人
以前只知 “外圆内方”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主要形状,最近我到湖南江华的宝镜古村进行田野调查,宝镜村的古民居建筑设计也有这种外圆内方的形式。进村台阶的月台,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石板地面,而后是方正之形的石板铺墁;一座三进的院落,前面二进房屋的石础木柱是圆形的,而最后一进却是采用方形石础方木柱,房屋的建筑设计处处都采用外圆内方这种形式。不仅是这个古村,在其它一些古村的房屋建筑中也有这种形式,房屋建筑中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呢? 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早期圜钱是外圆内圆,秦朝的秦半两就是圜钱的一种,工艺上可以一枚一枚地进行加工,后来随着社会上货币的增加,一枚一枚地浇铸加工不适应了,因而钱币就 发展 为外圆内方。有 台湾 学者说,“外圆内方”的钱币最早出现是在东汉,西晋的鲁褒他在《钱神论》中采用夸张的笔法讥刺钱能通神的社会现象时也谈到铜钱的产生,说:“上智先觉者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员(圆)象天,大矣哉。”虽然鲁褒在《钱神论》不是谈货币的起源,但从文中可知,西晋已有外圆内方的钱币了。
中国 的钱币为什么是外圆内方呢?最初的原因应是钱币制造工艺的关系吧。古代的钱币是金属铜浇铸的,制造钱币须先把铜熔化成“水”,然后把铜水浇在钱模子里而铸成钱币。浇铸出来的铜钱的轮廓会不整齐很粗糙,既不美观,使用起来也会刮手不方便。为了让铸出的铜钱周边整齐美观,又方便人们携带使用,工艺师们就想办法用锉刀将铜钱修锉整齐。如果一枚一枚的修锉,费工夫,不方便。铸钱工匠想出方法,那就是在铜钱的中间开一个孔眼儿,把百十来个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锉刀下去,百十枚铜钱的外缘都能锉到。如果钱中间的孔是圆的,锉时铜钱会来回转动,就会有的锉到,有的锉不到。于是他们把钱孔做成方形的,这样穿进一根方棍,钱就不会来回转动,锉起来方便多了。此法沿习下来,二千年来的铜钱皆是外圆内方,钱也就有了别名“孔方兄”了。不但中国的铜钱当中开方孔,日本、朝鲜的古代铜钱也是外圆内方,铜钱中间有一方孔。现在是采用机器制造硬币,所以世界上使用的硬币中间就没有方孔了。另外,钱币中间是方孔,也便于铜钱上文字定位,两字的钱文安排在方孔的左右,唐朝的“开元通宝”至清朝的乾隆都是一个模式,货币的这种模式一直到民国初期,长达一千多年。
中国的古代文人把古钱币的这种形式给予了许多哲理的解释,对“圆”与“方”的形式解释出了几种不同的做人方式,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唐朝柳宗元因严正刚直,藐视贵族,直言抨击官场丑恶,显得锋芒毕露。以至遭到种种报复和打压,最后流放南方,方才觉悟:“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固若轮焉,非特于可进,亦将可退也。”这是一种“外方内方”之人。这种人有棱有角峥峥刚骨,是很受后人敬仰。但因棱角锋露,也容易伤人,不仅易伤害别人也易伤害自己,因此精神可嘉,但取得很大的成功几率不大。
另外一种做人是“外圆内圆”,老百姓说这种人是玻璃珠子式的人。这种为人处世过于圆滑,没有原则没有骨气,没有是非之分,事事处处都是为了献媚讨好。对上司没有对错之辩,只有一味奉承,一旦有机会就巴结上爬;对周围的人也是一味做老好人,若是要投票,那是少不了多少。这种人以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什么党的原则,什么做人的道德都没有,唯有的是为了自己获得最大的既得利益。
第三种人是“外方内圆”。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外方内圆”式的人,范晔说这种人是祸国害民。在当今人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样的人,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台上喊反腐,台下却是极为贪婪;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内心却是一个处处害人的小人,既害国家也害百姓。 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社会上真正需要的是“外圆内方”之人啊!“外圆内方”在《汉语成语词典》上的解释:“比喻人外表平易近人,能灵活应付,实际却很认真严肃。”“外圆内方”意思是做人应当方圆并用,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洪应明《菜根谭》“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曾国藩家书》:“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黄炎培给儿子写道“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而“内方”则是 中国 古代做人的一种基本准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永州古村中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