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_0.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_0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是我国 现代 化进程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要按照生产 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镇双丘村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示范村,最近,我们前往该村实地调查,亲身感受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双丘村在培植支柱产业、壮大 经济 规模,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于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基本概况 双丘村位于赤壁市北端,西临陆水湖,是一个林业大村、农业大村和资源丰富的山区村。2004年因合村并组调整,由原东塘村、五家岭村、郭家畈村和双丘村四村合一为现在的双丘村。全村版土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807户,4108人,耕地面积3015亩,山林面积5万余亩,其中楠竹面积4.5万亩。煤炭储量达到500万吨,拥有村办 企业 9家。 2005年双丘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000元,集体经济积累达到6000万元,年创利税700余万元,连续9年被评为赤壁市“红旗村”,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2000年被省公安厅授予“优秀治保委员会”,2002年、2004年分别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模范村民委员会”和“五好村党组织”,多次受到咸宁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烁在鄂南大地上,放射出晶莹夺目的光彩。 二、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双丘村两委一班人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民主 政治 建设,一手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各项示范创建活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群众生活富裕,农民安居乐业。 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 双丘村地处鄂南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楠竹、煤炭、河砂堪称为双丘村的资源“三宝”。 旅游 业、渔业及煤炭、河沙开采业、竹木加 工业 是双丘村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双丘村立足该村的资源优势,把“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作为发展的重要思路,大兴灭荒造林,发展楠竹栽种,确保青山常在,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发展后劲。原东塘村七家山有千余亩土质肥沃的荒山,无钱开发,并于双丘村后,村里投资3万元修通了七家山公路,栽楠竹1.2万根,扩大林场1000亩,保证了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双丘村已发展集体林场4000余亩,投资兴建的村意杨、猕猴桃、楠竹三大特色基地已产生明显效益,为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渠道,走新型工业集约化发展之路打下基础。去年投资1000万元开工兴建的双丘工业园,第一期工程已近完工,“三通一平”已基本到位。今年将继续双丘工业园区第二期工程建设,计划五年后初具规模,届时将聚集全镇竹木加工业于一园,引进规模企业10家以上,初步形成以楠竹资源为基础的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成为鄂南地区最大的楠竹加工基地,年创产值超亿元,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增添信心,提供更多就业机遇。双丘村是一个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强村,现有三个煤矿,在保证双丘矿安全生产稳步前进的同时,又注重了叶家山矿、张司边矿的投资发展,这三个煤矿年产利税达到300万元以上。兴办的2个河砂厂,年利润可达20万元以上。在陆水湖畔,利用美丽的湖光月色,青山绿水,天然美景和便利的条件,新建旅游渡假村,开发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双丘村又将集体资金380万元投入到赤壁市房地产业,为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后劲,注入了新的活力。双丘村委一班人就这样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展渠道,依靠集体的力量,发展集体经济,使双丘村逐步走向小康之路。 2、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使村民都过上小康生活。随着双丘村经济发展、企业增加,村民就业基本都有了保障,不少农民在家门口“打工”。随着楠竹、煤炭、石灰石、河砂等资源产业不断扩大做强,相关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也取得较大发展。双丘村的主干道原大部分是“断头路”、“泥巴路”,村组公路不连接,现村组路网已初具规模,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计划两到三年内将组组通水泥路。村委会中心区街道规划整齐,全长1.2公里,两旁居民小区别具风格,庭院错落有致,街道两边的花坛、树木、路灯规划整齐,花团锦簇,绿树含荫,赏心悦目。投资130万元的双丘村小学,堪称全市村级小学中的一流。与之遥相呼应的村委会办公大楼布局合理,全市第一个占地面积达80亩的农民广场已具雏形。村级集镇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