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学生用一一导学案

学习内容:品评苏轼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到每年的四、五月份己经学习和背诵了许多古诗词,也考过很多次古诗词默写和赏析了,只是对自己出默写题还没有尝试过,古诗词赏析技巧也没有系统的掌握,而以诗品人,以人为文的方法也没有学习过。这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才能学会。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和散文,并能够准确地背诵和默写。

2、根据资料自主学习没有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初步形成自己对苏轼的理解。

3、学会自己编写古诗词默写题。

4、通过研读材料,全面深入地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等。并写出自己对苏轼的评价。

5、学会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作文写作技巧,写出以“苏轼,我懂你”为题的作文一篇。

重点难点:

自己编写古诗词默写题,写出自己对苏轼的评价,尝试以苏轼为题材写作。

导学策略:

设计“引导案”导学,示例导学,问题导学,方法导学,板书导学,练习导学,作业导学,课件导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预习交流案

预习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和散文,并能够准确地背诵和默写。

2、根据资料自主学习没有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初步形成自己对苏轼的理解,并学会仿照示例自己编写古诗词默写题。

3、通过研读材料,全面深入地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和作品。

预习内容及要求

一、按人品诗

1、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默写下列苏轼的诗文,并阅读诗文后的赏析,明确这些诗文的大意,背景及主题思想。

(一)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0?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照无眠。不应有恨,O,,此事古难全。,O(-)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大江东去,,千古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拍岸,

o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谈笑

间,

o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

(1)诗词大意: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2)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写这首词那年苏轼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左牵黄,O锦帽貂裘,,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四)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里侧成峰,o不识庐山真面目,O(五)浣溪沙苏轼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暮雨子规啼。?门前流水尚能西!o

诗词简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六)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春江水暖鸭先水口O,O(七)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o旋折荷花剥莲子,O(八)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O,,o何夜无月?何■处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品评苏轼”导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O归去,o(1)诗词大意: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