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古代婚姻文化中的媒妁形象
——以媒妁在古代婚姻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研究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生活中,长期活跃着媒妁这一不可或缺的形象。而官媒与私媒又构成了古代媒妁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为原则的古代传统社会之下,媒妁在婚姻生活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媒妁在古代婚姻生活中所扮演的这一角色对古代沟通两性联系以及维护社会安定方面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它所暴露出的历史局限性也恰恰充分地反映出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婚姻观上的那种深受传统文化所束缚和禁锢的思想,这一角色在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中或者是扮演了成人之美的“红娘”或者是成为了遭人唾弃和诟病的唯利是图的“王婆”,重复导演着古代婚姻生活中的不幸悲剧。
关键词:媒妁;古代婚姻;影响;研究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生活中,从男女两家开始提亲,到订婚,再到促成结婚,这一整个过程中都少不了媒妁这一关键角色的参与。在古代的婚姻生活中也只有通过“媒妁之言”,才能合乎礼教和道德的规范。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天上乌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双”,这形象地反映出了媒妁在中国传统婚姻制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对古代婚姻文化势必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媒妁形象的起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何为媒妁?东汉许慎在《说文·弟十二下》这样解释:“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也就是说媒人是谋合两个不同姓氏家庭联姻的中介人。媒妁俗称媒人,又称月老、大冰、伐柯人和红娘。学界上一般认为媒人是在专偶制婚姻产生后(即一夫一妻制形成后)”工作的媒妁都在官媒的范畴之内。从这两处史料的内容中可发现:官媒的设立其实就是这些国家当时所推行的婚姻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同时与促进民生安定,培养开辟税源、实现富国强兵的统治政策相联系在一起。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其媒人有数等,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级别为中等的头顶戴冠子,穿着黄颜色的上衣,或者是单单将裙手系住,手中携带一把青凉伞,全部是两两同行”。[3]由此可见媒人具体属于哪种等级,不仅表现在作为说媒对象的当事人身上,从其着装打扮和人数的多少也能反映出其等级所属。当出现了专门的服务对象,并配以特定的服饰作为等级的标志,这便反映出了媒人已经高度职业化的最明显特征。据《宋史》记载,有一种专门为皇族宗室婚姻服务的宫廷职业官媒,在宋代时开始出现。官媒发展到元明清三朝时,其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专门在衙门中有登记备案了。如此,官媒的身份才能得到社会认可。这时的官媒身份同衙门内其他衙役一样,但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则为管理女犯人的婚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当有矛盾纠纷发生在男女当事人身上时,在这种情况下,官媒则需要对当事人在衙门内将婚配重新进行发落,以求问题得以解决。元《典章》中有记载关于这些发生了的变化:“媒妁由地方长老,保送信实妇人,充官为籍。”[3]同样与此表达相类似的还有诸如这样的描述:“在清朝时,各地方官如有遇到在发堂内选择配偶的妇人,要把其交给补充为官役的妇人执行,此称曰官媒;同时各地方官鉴于所控制管理的范围内那些贫女婢女,相对在完成谈婚论嫁方面比较困难,而这就交由地方官直接代为媒妁,减省一些婚礼礼仪以促成其成婚,这一类人亦曰官媒。”[4]
私媒的出现要远早于官媒,由于其主要作为民间婚姻缔结服务的人员,因此便不在官府的登记造册范围内,也不领取国家的俸禄。早在父系氏族社会时,就已经出现了私媒。在古代私媒一般被分成两种,一种是专门以说媒为生的职业媒人,由于私媒多出于获取一己私利之心,故其善于花言巧语,乱点鸳鸯,造成私媒在古代的威信一直不高。《淮南子·谬称训》中有这样的记载:“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另一种是本身就拥有可以糊口的职业,而兼为他人说媒,另赚得一些说媒礼金的非职业媒人。在这类非职业媒人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偶尔会有一些不以获得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临时媒人,这些人员比较复杂,可以说从上至帝王,下至田野农夫都可以成为临时媒人。如皇帝做媒的有如下事件:“宋朝绍兴年间,参加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中榜的第三人名曰陈修,由于此人在科举答题中赋对得好,宋高宗竟亲笔书一联于幅纸,并粘之殿壁。此外,又听说陈修年已七十三岁仍尚未婚娶,于是把其内人施氏嫁给了他,而施氏年仅三十,资奁甚厚。”[5]亲友做媒的如:“苏东坡就曾亲自做媒,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好朋友词人秦观。”[6]总之,官媒与私媒成为了我国古代社会媒妁这一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并长期地活跃于古代婚姻生活中。
二、媒妁的地位以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中国古代家族传宗接代的婚姻价值选择决定了媒妁是在执行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对于媒妁在古代婚姻生活中的作用,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里把媒人的作用夸张到像砍柴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四大分区综合题训练.doc
- 中国国际队教案王.doc
- 中国地理名词解析简答.doc
- 中国地理练习气候.doc
-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分析.doc
- 中国小企业国际市场进入问题研究.doc
-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题.doc
- 中国建筑史参考试题.doc
- 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因素分析.doc
-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2011.doc
- [52927536](新知预习)专题10++1-6的乘法解决问题(课后分层练)(暑假预习课)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2024)二年级上册+(1).docx
- 冲压部 TPS基础知识.ppt
- 2023年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pdf
- 客人来了教学课件.ppt
- 第10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复习讲义)(解析版)(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docx
- 2023年新手必背-常用服装英语词汇.pdf
- 第10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复习讲义)(原卷版)(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docx
- TPS教材之5S管理 汽车.ppt
- 2023年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衡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