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7单元复习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7单元复习PPT要点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复习要点 第七单元 前黄中心小学 李萍 22、古诗两首 一、易淆生字 鉴赏 徘徊 子聿 躬行 工夫 二、重点字音 子聿(yù) 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 徘徊(huái) 三、带点字解释 示子聿(指示、训示) 无遗力(保留) 老始成(才) 终(毕竟)觉浅(肤浅) 绝知(极、最) 躬行(亲自) 一鉴开(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清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渠(它,指方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期下工夫往往要到老等时候才能有所成就。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完善的,要想彻底了解一些事物,就要亲自实践。 毕竟 深入、透彻的理解 亲自实践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 徘徊 南宋 朱熹 观书有感 整首诗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说明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 加开豁,更加敏锐。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天上的云彩在阳光的映照下,在池塘中来回移动着。要问这池塘的水怎么这样清澈?那是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四、填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2、《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3、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但又有所不同,第一首是共4句,每句都告诉我们一个读书道理,第二首诗,前两句诗是写景,后两句写说理。我在课外还积累了一些哲理诗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3、学与问 一、易淆生字 翱翔 辅导 懈怠 二、重点字音 年长(zhǎng)年幼 相辅(fǔ)相成 兴(xīng)许 三、带点字解释 不懈探求(松懈) 相辅相成(帮助) 勤学好问(喜欢) 瞬息万变(极短的时间) 日新月异(不同) 五彩缤纷(繁多而凌乱) 能者为师(有能力的) 翱翔(飞,盘旋地飞)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花草 尽:完这里指花凋 谢 始:才、刚刚 山下平地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四、课文填空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人们常把 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3、课文例举哥白尼的例子,强调了问的重要性;例举沈括的例子,重在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4、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五、书后习题2 1、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不但要学会问,还要在问中学,只学不问或只问不学是不行的。 2、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课文片段(一)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1. 写出三个与“日新月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