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变速器设计;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三、类型;? 合理选择挡数和传动比,与发动机参
数进行配合
? 中断动力传递和倒车行驶
? 操纵简单、方便、省力,换挡可靠
? 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强
? 易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寿命长
? 工作效率高,噪声低
? 需设置动力输出装置;第二节 变速传动机构布置方案;第二节 变速传动机构布置方案;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2、中间轴式变速器;中间轴式四挡变速器传动方案;中间轴式五挡变速器传动方案;中间轴式六挡变速器传动方案;两轴式与中间轴式的比较;3、倒挡布置方案;3、倒挡布置方案;4、挡位的布置方案;二、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1、齿轮形式;2、换档机构形式;;;;;; 第三节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挡数
增加挡数,可以改善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均车速;
在传动比范围不变的条件下,挡数增加会使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容易;
要求相邻挡位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越小换挡越容易;
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的小。
但挡数增多,将使结构复杂,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换挡频率增高将增加换挡难度。
乘用车4~5个挡位,排量大用5挡;
货车装载量2.0~3.5t(5挡),4.0~8.0t(6挡);
多挡变速器用于总质量大些的货车和越野汽车上。 ;二、传动比范围
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
最高挡传动比是1.0(直接挡)或0.7~0.8(超速挡);
最低挡传动比选取的影响因素有:
汽车最大爬坡能力;
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
主减速比;
驱动轮的滚动半径;
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汽车的最低稳定行驶车速
传动比范围:
乘用车:3.0~4.5;
轻型商用车:5.0~8.0;
;三、中心距A
指中间轴与第二轴或(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之间的距离。中心距会影响:
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
轮齿的接触应力,齿轮寿命;
布置轴承的方便性,壳体的强度;
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
变速器长度,影响轴的刚度和齿轮的啮合状态。
选取原则:在保证轮齿接触强度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三、中心距A
中间轴式变速器中心距的确定
根据经验公式初选中心距:
KA为中心距系数(乘用车8.9~9.3;商用车8.6~9.6;多挡变速器=9.5~11.0);
Temax(N·m);变速器传动效率ηg取96%。
乘用车变速器中心距的确定
可以根据发动机排量和A的统计数据进行初选 。
排量越大,中心距越大。
中心距的范围(为了检测方便,中心距A最好取为整数)
乘用车:60~80mm
商用车:80~170mm;总质量小,则中心距也小。;四、变速器外形尺寸
确定横向尺寸的依据:
齿轮直径
壳体壁厚及其与齿轮之间的间隙
倒档齿轮的布置
换档机构形式和尺寸
轴向尺寸的影响因素:
挡数:乘用车四挡(3.0~3.4)A;
商用车四挡(2.2~2.7)A;
五挡(2.7~3.0)A;
六挡(3.2~3.5)A。
换挡机构型式:同步器多时,取上限
齿轮形式;五、齿轮参数
1. 模数
齿轮模数选取的原则:;啮合套或同步器接合齿模数选取的原则
从工艺方面考虑,同一变速器的接合齿模数相同。
从换挡方面考虑,选取较小的模数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2. 压力角α
是指齿轮在啮合点所受正压力方向与该点速度方向所形成的锐角。
压力角影响的因素:;选取α的一般原则:
轿车要加大重合度以降低噪声,因此应选用小压力角
常选取14.5°、15°、16°、16.5°等
货车要增大齿轮承载能力,因此应选用大压力角
直齿轮28°时强度最佳;斜齿轮25°时强度最高
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齿轮α=200 ;啮合套或同步器接合齿α=300
有些乘用车变速器齿轮采用两种压力角:
高挡齿轮采用小压力角以减少噪声
低挡和倒挡齿轮采用较大压力角以增加强度;3. 螺旋角β
螺旋角选取的影响因素:;中间轴上轴向力的平衡;轴向力:
根据
得到中间轴上两斜齿轮轴向力平衡的条件:;螺旋角β的选用范围;4.齿宽b;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使接触线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平稳性和齿轮寿命;
对于模数相同的各挡齿轮,低挡齿宽系数取的稍大一些。 ;5、齿轮变位系数的选取原则
(1)齿轮变位的目的
消除齿轮根切现象,提高抗弯强度;
配凑中心距A;
改善齿轮接触强度,使传动平稳、耐磨损,并降低啮合噪声。
;高度变位
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等于零。
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其达到和大齿轮强度相接近的程度。
但不能同时增加一对齿轮的强度,也很难降低噪声。
角度变位
齿轮副的变位系数之和不等于零。
角度变位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