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脑白质病及鉴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脑白质病及鉴别

病例1多发性硬化 MS 多发性硬化为一种特定性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导致其脱髓鞘的自身免疫病。起病常在成年早期,具有一种迁延的、不规则的,有时是每况愈下的病程,倾向于阵发性复发和缓解。临床表现常为分布广泛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 ????[诊断要点] ????一、病史 ????(一)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二)视力减退,复视,肢体乏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或尿失禁等多灶症状。 ????(三)病情缓解与复发加剧交替发生。 ????(四)激素治疗有效。 ????二、体检 ????神经系统多灶受累。 ????三、辅助检查 ????(一)脑脊液可有细胞及蛋白增高。 ????(二)脑脊液琼脂凝胶电泳有寡克隆区带。 ????(三)视诱发、脑干诱发及体感诱发电位异常。 ????(四)核磁共振检查脑室旁散在多枚斑块亮点。 ????[治疗要点] ????一、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二、神经营养药物。 ????三、防治并发症。 ????四、中药治疗。 ????五、理疗,体疗。? 要点:低密度斑块长轴与侧脑室垂直,为典型多发硬化影像表现 病例2急性脱髓鞘 女性,45岁。去年6月24日与丈夫吵架。6月28日自觉头痛、低热(体温37.5℃),第二天开始出现右下肢乏力,逐渐须扶持行走,不言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7月1日行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反应性抑郁症”,予抗抑郁治疗,未见好转。7月6日开始不能站立,向后倾倒,伴不能言语、大小便失禁,双上肢仍能活动。7月9日予MRI检查如下: 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硬化”。予激素冲击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1000mg/天,共用3天 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共用3天 甲基强的松龙250mg/天,共用3天 此后改用地塞米松,由20mg/天用起,使用半个月后剂量减半再用半个月,直至停止使用激素。 患者同时给予抗炎及营养大脑细胞治疗。住院70天,患者精神佳,对答合理,认识计算写字能力恢复,能扶物行走,四肢肌力、肌张力明显改善,予以出院。 患者今年6月行MRI复查,患者目前除左下肢肌力稍弱外,其余与发病前无异。 该病例在二甲级医院诊断均为“多发性硬化。但患者家属在301、协和医院影像专家会诊,均只诊断为“急性脱髓鞘性脑病”,不肯再进一步下结论了,比较慎重。 就其原因,根据影像分析:前一病例可见斑块长轴与侧脑室垂直,呈典型多发硬化表现,而后者无此征象,估计专家分析与此有关,但专家的具体理论根据由于病人家属亦不是很清楚,其分析思路就不得而知了。 病例3: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患者,男,38岁,肾移植术后半年多,因头痛头昏入院 印象:多发梗塞? 结果: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资料复习:本病于慢性病毒感染,其基础疾患常为白血病、霍奇金病、艾滋病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脑白质最先受累,首先出现胶质细胞破坏,,主要分布皮层下脑白质内。这些病变呈显著的组织坏死,炎症及胶质增生,少突胶质细胞内可见包涵体,晚期病灶城囊性萎缩。 临床表现:多见40岁以上,20岁以下少见,初发症状为记忆力减退,性格变化及视力障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四肢瘫痪,失明,失语,智力低下,痴呆等大脑皮质症状 CT:CT扫描可见大脑白质低密度灶,CT值约10—20Hu,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不强化,晚期低密度影可消失,代之以萎缩性改变。最初病灶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后增大并融合,病变常远离侧脑室周围向灰白质交界处延伸。PML与MS正好影像表现相反,远离侧脑室,MS在侧室周围;PML病史就是免疫力低下,进行性弱智 病例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男婴儿,1.6岁,妊娠八月早产,产前B超诊断脐带绕颈,产后紫钳,呼吸不佳,临床诊断肺发育不全,该婴儿系双胞胎,现左下肢肌力差,不能行走,发育情况与智力据生母诉与另一胎儿无明显差别 PVL(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终末期,主要CT表现: 1?脑室的扩大,伴侧脑室体和三角区外侧壁轮廓不规则; 2?脑室周围白质数量减少,主要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周围,严重的病例也可累计整个半卵圆中心; 3?深而明显的脑沟向内伸展,靠近或几乎紧贴侧脑室外侧壁,两者间仅有少许,甚至没有白质存在。? ???临床:属于早产儿脑损伤后遗表现,多有下肢痉挛性瘫痪。??PVL可导致脑瘫(主要是痉挛性双下肢瘫、四肢瘫)、智力落后、抽搐,以及眼的各种异常,如眼球震颤、斜视、视力降低等,其临床症状与CT、MRI改变密切相关。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一种后期改变,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主要是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的主要原因,其影像学表现较典型,且与妊娠时间、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一般认为PVL主要损伤轴索与少突胶质细胞,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