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赤壁赋》教学简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赤壁赋》教学简案                          课程标准分解: 1.课程标准选修比分要求高中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散文,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古今中外优秀散文”主要是指《现代散文选读》和《唐宋八大家散文》,而“古代散文”只能是眼前的《唐宋八大家散文》。 2.课程标准意在让教学对象“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落实在本文教学中,主要是:一般认为本赋基调消极低沉,作为读者,我们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列举理由说出自己的理解。 3.本文毕竟是文言文,今天的高中学生首先应该把它当做文言来学习;而教学要求侧重强调其作为散文的教学目标,是不完全符合高中教学实际的。因此,在《唐宋八大家散文》教学中落实文言文教学要求是必要的。 目标叙写: 1、何满子教授在《古文鉴赏辞典》中说过:“赋的古义为诵,古人称不歌而诵的为赋。赋原是要诵读才能诵出滋味来的”。学生(行为主体)愿意(行为动词)在课堂及早读中(行为条件)大声乃至摇头晃脑(表现程度)的诵读,这是进一步解读内容的前提。 2、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教师列举,学生可以辨认并解释说明其意义和用法;关键的文言语句,结合已有知识积累口头或书面当堂翻译。 3.审视思想内容,给予评价:一般认为本赋基调消极低沉,作为读者,我们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列举理由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苏轼颇有研究的曾枣庄教授曾今说过:贬官黄州是苏轼政治上的失意时期,但却是他文学上的丰收季节。他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的许多名篇都是在贬官黄州期间写成的。苏辙也说,在这之前他们兄弟两的文章还可以相上下;“继而贬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东坡先生墓志铭》)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让我们在重温《前赤壁赋》的基础上研读《后赤壁赋》。 二、诵读赏析 ㈠、诵读第一节,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练习预设:学生口头翻译:是岁七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教师订正:是(这)岁七月之望(十五),(我)步(动词,步行出发)自(从)雪堂,将(将要)归(回)于(到)临皋——补出省略成分,落实关键词语,是正确翻译的前提。 内容理解问题预设: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㈡、诵读赏析第二段,正音、释义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词义推断预设:举网得鱼——工具书有“抬起、推举、攻占、全”等解释,此句中作“撒开”解。 通假字一例:以待子不时之须——“须”通“需”。 重点句子翻译预设:归而谋诸妇——(我)归(回家)而(顺接连词)谋(商量)诸(之于:之,这件事;于,向,和)妇。 内容理解问题预设: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诵读体悟主、客、妇三方的对话——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㈢、诵读赏析第三段,正音、释义 巉chán 栖qī鹘hú 冯píng 划huà 悄qiǎo 凛lǐn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词义推断预设: 1.断岸千尺——断:工具书有截断、决断、绝对、一定等义项;本语境中修饰“岸”,意为“江岸峭壁陡立”。 2.听其所止而休焉——听凭,任凭,成语有“听之任之”。 虚词用法辨析预设:盖二客不能从焉——义同“之”,译为“我”。 听其所止而休焉——语气词 重点句子翻译预设: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显得那样高,月亮显得那样

文档评论(0)

gspe8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