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委会选举中基层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分析——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观察的一项综合分析_0
村委会选举中基层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分析——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观察的一项综合分析
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 分析 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县、乡政府的具体行为及其运作过程、实际功能,探讨了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基层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笔者的观点是,县、乡政府在推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承担了近于“全能”但又是混乱的角色,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还是“监督者”,其行为与其说是积极、主动的,不如说是被动、应付的。因此,要真正推进 农村 民主自治,不仅要有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还需要有民间力量“自下而上”的促进。
The Role of Basic-Level Governments in Villager Committee Elections
--An Analysis of Observations of 40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in Jianx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ehavior, operations and functions of town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in 40 village elections, discussing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election of village committees. The author?s view is that the role of the town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is almost omnipotent but chaotic. They are both “legislators” and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as well as “supervisors.” ThEir behaviors are passive rather than activ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r self-governance replies on not only governments? promotion from the top down but also grassroots push from the bottom up.
基层政府在村委会民主选举及村民自治中的行为与角色,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多数人认同于这样的看法,对 中国 绝大多数农村而言,村委会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是一个需要自上而下由基层政府强力启动并推动的过程。因此,基层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徐勇,1997;肖唐镖,1999;王振耀、白钢、王仲田,2000:13)有学者的 研究 进一步表明:制约村委会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的主要因素也正在于地方基层政府。(肖唐镖,1998;赵树凯,2001)。不过,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村组法》正式颂布实施以前而作出的。那么,随着 法律 的正式施行,情况是否会有变化?本文依据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观察就此作一综合分析。鉴于笔者已在另文中研究了县乡政府在村民直选中的实际 影响 力和作用力(肖唐镖,2001),本文拟通过描述县乡政府在村民直选中的具体行为及其运作过程、实际功能,来研究分析其角色特征。
一、样本村简况
C、T两县均在江西省中部地区,其 经济 社会 发展 状况及 历史 传统相近。在随机选取的40个样本村中,从地形看,山区村占20.0%,平原村为37.5%,丘陵村有42.5%。从地理区位看,地处城镇郊区的村为41.0%,在城镇郊外的有46.2%,还有12.8%的村在很偏僻之地。而从 交通 状况而言,交通方便的村占51.3%,交通一般的村为15.4%,交通不方便的村有33.3%。可见,这些样本村虽然选自于两县10个乡镇,但交通地理状况呈现多样化特点。
那么,样本村的经济状况如何呢?从表1可见,以稻作农业为主体仍是多数村产业结构的特征。1998年,40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533元(各村均值)。同年,56.4%的村无集体经济纯收入,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村占28.2%,在5001至20000元的村有7.8%,30000元以上的为7.8%。而且,相当部分村已负有巨额债务,仅有35.9%的村每年能及时兑现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少量拖欠的村占25.6%,38.5%的村其干部已数年未拿到报酬。这些情况,基本体现了中国中部地区农村的特点。
表1:样本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N=39(村) 单位:%
以稻作农业为主
以经济作物为主
以林牧养殖为主
私有济济状况
94.9%
15.4%
7.7%
发达村5.1%,一般村12.8%,不发达村82.1%
二、基层政府对村委会民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