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内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篇一:新闻内容分析 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报道什么样的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报道,不同媒体对新闻不同的议题建构,形成什么样的舆论,都关系到公众对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的认识。新闻网站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报刊和广播等媒体,在信息及时性、公开性、海量性的基础上,网络新闻专题的报道形式将各种资源进行精心整合,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下面是对凤凰网和人民网新闻内容的简单对比 在专题报道的策划中,整体新闻架构和议题设置体现网站的态度。人民网汶川地震三周年专题从新闻动态、重建之路、各地援建、人物专访、本网专稿、视频报道、回顾5.12、地震一周年、地震两周年等几个方面呈现全部新闻架构,突出了国家权威,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传播。首页先是以汶川新景象作为由头,再从高层动态、本网专访、时评以及政府等方面的新闻来呈现人民网作为政府耳目喉舌的正面报道给予群众信心和温暖的作用。 而凤凰网则从最新报道、图集、汶川地震网上数字展馆等几个大的方面来报道。首页开头是由两条比较重大新闻来引入,接着是最新报道,往下则是图集方面的特别策划、系列专题、图说三年之变、重建家园、重拾希望、重塑未来等几个版块图片。与人民网比较,虽然有官方新闻,但权威性还是较弱。人民网作为官方新闻网站,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呈现政府对汶川重建的动态,凤凰网则重点报道汶川的重建现状以及民众对未来的展望。从整体的报道内容比较,可以看出人民网自上而下的报道与凤凰网自下而上报道的特点。 另外从标题上比较:人民网是“巨变三年间——汶川特大地震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凤凰网是“中国信心——5.12三周年,超越式重建抚慰地震创伤”。标题中人民网是“基本完成”,凤凰网则是“超越式重建”,小小几字之差便可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不同。人民网作为官司方新闻网站,发出的声音与凤凰网较之则更需要准确性和稳重性,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反而凤凰网则可以有适当的尺度的描述,突出自下而上的多元化价值观,同时不排斥国家权威信息的发布。政府新闻网站和商业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过程中,不仅仅是孤立的文本制作,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权力关系与话语霸权的生产,背后体现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于新闻职业理念的不同认知。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比旧媒体更开放、更互动、更及时,无论是政府新闻网站,还是商业门户网站,人们可以在各种赛博空间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新闻网站的信息传播成为第一要务,而网站的定位、立场、框架通过新闻专题的议题设置与建构体现,在人民网和凤凰网汶川地震三周年的专题报道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专题/wenchuan3nian/GB/ 2/mainland/special/chuandizhensanzhounian/#1(凤凰资讯) 3、石长顺,徐锐:媒介话语的历史性超越与重建——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电视话语分析(现代传播,2008)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篇二:浅析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浅析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蒙海波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当我们说到新闻采访这种活动时,似乎是一个非常现代甚至时尚的概念。其实“水有源,树有根”,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有了信息的采集、加工及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活动可谓源远流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特别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用文化的血液哺育着新闻的精气神。本文从传统文化中的“兴观群怨”和“赋比兴”谈起,浅析其与现代新闻的报道内容、创作方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闻采访 兴观群怨 赋比兴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75-02 一、《史记》是一部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新闻文体 据新闻史学家考证,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了“采诗”“采风”等活动。当时,朝廷有专门的官吏在每年春秋季节“出巡列邦,采风问俗”,这些“采诗之官”的活动与职业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有不少类似之处,可以说是新闻采访活动的雏形。 为古代新闻记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史官。他们侍奉在皇帝左右,“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留下了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国内外大事的相关记录。后来的二十四史,就是依据这些原始的资料撰写出来的。今天,我们从这些史官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的精神中,可以看出后代记者职业及新闻采访活动的轨迹。尤其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其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文约而意丰”,更是透露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闻文体在历史散文中孕育的信息。为后世记者的新闻采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