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_0.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西部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_0

浅谈西部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 摘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有赖于人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公众健康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的堆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西部地区公众的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且在 自然 环境、保健服务、生活方式、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提高西部人口健康水平,实现西部公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西部地区的地方病防治、卫生 网络 建设、公众健康 教育 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健康管理。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公众健康;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口健康作为人口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口健康水平是社会进步追求的重要目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区域发展战略,降低西部大开发中的健康风险,提高西部人口健康素质,实现西部公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应有之义。本文拟对西部地区人口健康状况及其所面临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并就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健康水平,实现西部公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西部地区的公众健康状况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对于国家安全的维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 社会落后。人口健康水平较低。   1.1平均预期寿命较短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各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都有显著的提高。但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仍存在着明显差距。1990年,西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4.94岁.没有一个省区达到70岁,西藏、青海仅为60岁,东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96岁.许多省区超过70岁。上海更是高达75岁。有关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99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不及东部地区1970年的水平,仅与美国、英格兰和威尔士1940年代的水平相近(2)。2000年,东部各省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均接近或超过73岁;西部除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和宁夏外,其他各省区均低于70岁;中部各省区则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为70~73岁;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仍是西藏,为64.37岁,上海仍然最高,为78.14岁,二者相差13.77岁。   1.2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偏高   表1显示.西部地区多年来一直保持者较高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1998年是如此。2003年仍然是如此。1998年,西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比东部高0.69个千分点.2003年虽然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已经大为缩小。但西部死亡率仍然高于东部0.15个千分点。人口总死亡率外.婴儿死亡率与孕产妇死亡率是两个能更敏感地反映一个地区地经济文化状况、妇幼保健水平和卫生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1998年,婴儿死亡率东部地区平均为27.3‰,西部地区平均高达59.,其中贵州为78.59‰。青海更是高达90.97%。为全国之最。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全国平均为53.4/10万,其中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天津、黑龙江、浙江低于20/10万,辽宁、广东等在20/10万-47.4/10万之间.但西部地区的甘肃、青海、贵州、青海、西藏则高达100/10万左右。从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看.2000年京、津、沪3市的婴儿死亡率低于10‰,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婴儿死亡率在10%。~15‰之间,在西部地区,即使是婴儿死亡率最低的重庆市,2001年仍达16.34%o东、西之间的差异尤其明显。   1.3死因构成模式呈发展 中国 家特征   一个人群的死因构成与该人群所处的生存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死因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死因构成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基本相似.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病因复杂且目前尚无满意防治方法的疾病:而西部地区的死因构成模式则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特征.主要死因为病因明确并可有效防治的常见病.如肺结核、肝炎、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多与贫穷、营养不良、感染性因素有关。   1.4环境化学性和环境生物性地方病广泛流行   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环境地球化学因素有关的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克山病等地方病在西部大面积流行;云贵高原、陕南山地、鄂西山区是燃煤型氟中毒的重病区.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族8—15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高达93.85%。不但如此,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环境生物性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如新疆、青海等是布氏杆菌疾病严重流行区.甘肃、陕西、宁夏是布氏杆菌疾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