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 則亡新”札記
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 則亡新”札記
《從政》甲篇第八簡云:“ 則亡新” [1] 。張光裕先生考釋云:“ ’即”怲。新讀為親。《說文 心部》:怲, 也。《詩小雅 頍 弁》:未見君子,憂心怲怲。毛傳:怲怲,憂盛滿也。” [2]
對於“ ”字的考釋,學者頗有異辭。周鳳五先生云:
“ 怲則亡親”,整理者引《說文》“怲,憂也”與《詩小雅頍弁》“未見君子,憂心怲怲”為說。但,何以君子心中煩憂,人民就不親附?這點似乎費解。其實,此字可以讀為“梗”。《方言二》:“梗,猛也。”《廣雅釋詁》:“梗,強也。”簡文是說,為政如果剛猛強悍,人民就不親附。 [3]
案: “怲”字古音幫紐陽部,“梗”字見紐陽部,二字韻部雖同,但聲紐相去甚遠。 [4] 此外,“梗”訓為“猛”或“強”,在傳世文獻中,從沒有用來形容治道,也從沒有與“人民”並提。因此,讀“怲”為“梗”,解為“為政剛猛強悍”,似缺乏文獻上的證據。
除周先生外,徐在國先生也提出新的說法,徐氏說︰
《從政甲》第八簡“ 怲則亡新(親) ”。原書作者訓“怲”為憂。我們懷疑“怲”字當讀為“妨”。楚簡“病”字或從“方”聲。《說文》“仿”,籀文或從“丙”聲。“枋”又作“柄”。《儀禮士昏禮》:“皆南枋。”注:“今文枋作柄。”《禮記禮運》:“以四時為柄。”《釋文》:“柄本又作枋。”因此,“怲”字可讀為“妨”。《說文》:“妨,害也。”《左傳隱公三年》:“且乎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孔穎達疏:“妨,謂有所害。”簡文“妨則亡(無)新(親)”意為傷害則失去親近。 [5]
徐氏讀“怲”為“妨”,在聲韻上沒有問題。不過,從大旨看,解“妨”為“傷害”,似與下文“罰則民逃” [6] 之義相重,恐非。
此外,陳劍先生讀為“猛”,陳氏云︰
“猛”原作從心從“丙”的繁體(加“口”旁)形,“丙”與“猛”音近可通。“猛”即“威而不猛”之猛,《左傳昭公二十年》云︰“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可與簡文講“從政”的“猛則無親”參讀。 [7]
考“猛”字古音明紐陽部,與“怲”字之幫紐相距較遠。 [8]
案:張光裕先生釋“怲”為“憂”,其實不一定有問題。憂也有許多種不同的情況,如果是憂國憂民、憂公忘私,人民不會不親附。但如果在上位者終日憂慮不安、憂愁恐懼,其下屬便很容易對他失去信心而不親附。不過,細審“怲則亡親”上下文所說的“七幾”,如“獄則興”、“愄(威)則民不道”、“罰則民逃”等,其中的“獄”、“愄”、“罰”,均屬於相當具體的 政治 措施及手段,而“憂”則屬於內心的狀態,似與其他幾項不符。但與其釋“怲”為“梗”、“妨”、“猛”,似不如讀之為“迫”。《淮南子原道》云:“昔在馮夷大丙之御也” [9] ,高誘注:“丙,或作白。” [10] 而枚乘《七發》《文選》李善注引《淮南子》此文,“大丙”作“太白” [11] ,是“丙”聲與“白”聲古通之證。案“怲”古音幫紐陽部,“迫”並紐鐸部,二字幫紐雙聲,陽鐸對轉。因此,讀“ ”為“迫”,在音韻上沒有問題。
《說文人部》:“促,迫也。” [12] 《廣雅釋詁一》:“迫,急也。” [13] 是“迫”字有“促迫”、“急迫”之義。本文“迫則亡親”,可能謂為政急迫,則人民不願親附。《管子正世》篇云:“制民急則民迫,民迫則窘,窘則民失其所葆。” [14] 人民一旦“失其所葆”,必然產生離異之心。因此本文作者,主張為政寬緩。同篇第五簡云:“五德:一曰 。 ” [15] 又第五至第六簡云:“ (君子)不 則亡(無) 頌(容)百眚(姓)。 ” [16] 又《容成氏》第六簡形容帝堯為政“甚緩而民備(服)” [17] 。”寬緩”之與“促迫”,義正相反。可見讀“ ”為“迫”,實與上下文文義密合,可備一說。
[1] 參馬承源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电梯UAX-Ⅱ图纸K3500429.pdf
- HP Prime快速入门手册.pdf VIP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1 离合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ppt VIP
- 2025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3 离合器分离轴承、压盘和从动盘的检修.ppt VIP
- 2023年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慢性老年病患者日常用药误区及对策.doc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2011预.doc VIP
- 初高中衔接课因式分解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