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石”之字_0
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石”之字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缁衣》篇里有这么一句话:
则民言不 a 行,行不 a 言。 (a 字上从今下从石,下皆用字母 a 代此字 )
其中的 a ,原简文写作 “ ” ,从今从石,整理者隶定为 “a” ,这是没有 问题 的。 ( 1 )传世的《礼记 · 缁衣》篇这句作: “ 则民言不危行,行不危言矣。 ” 和这个字对应的字是 “ 危 ” 字。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篇里这句话则作: “ 則民言不 b 行,行不 b 言。 ”( 左从阜,右上从禾,右下从心,下用 b 代替 ) 注释七八云: “b ,今本作 危 ,郑注: 危犹高也。 ” 裘锡圭先生认为字当从 “ 禾 ” 声,读为 “ 危 ” , “ 禾 ” 、 “ 危 ” 古音相近。( 2 ) 这个看法无疑是对的。不过,现在上海博物馆的简文面世,李零先生通过对勘,认为 “a” 也是 “ 危 ” 的讹写,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 3 )我们认为,这个字不是讹写,应当就是《说文》中 “ 厃 ” 字的异构字。( 4 )
《说文 · 厂部》中有个 “ 厃 ” 字,说解云: “ 仰也,从人在厂上。一曰屋 也。秦谓之桷,齐谓之厃。 ” 这个字在《广韵》二十四盐的詹(职廉切)小韵下云 “ 本鱼毁切 ” ,可见它有两个读音, “ 职廉切 ” 的发音是韵书中常见的,而 “ 鱼毁切 ” 的这个音,也就是和 “ 危 ” 相近的发音,来源不清楚,段玉裁在当时估计已经糊涂了,他把 “ 厃 ” 字列入他自己划分的十六部,可见是承认这个字念 “ 鱼毁切 ” 的,但在《说文》的 “ 詹 ” 字下又说应该 “ 从厃声 ” ,列入八部。我们认为,通过《说文》的说解,这个 “ 厃 ” 字应该读 “ 职廉切 ” ,因为许慎把它训为 “ 仰 ” 也,而 “ 瞻仰 ” 一词在现在也是常语,《诗经》里还有《瞻卬》一篇,可见《说文》把 “ 厃 ” 训为 “ 仰 ” 就是把它的读音当成 “ 瞻 ” 字来理解的。至于《说文》中云 “ 一曰屋 也。秦谓之桷,齐谓之厃 ” ,意思则是当时有人已经把它用为屋檐的 “ 檐 ” 。
我们知道, “ 厃 ” 是个会意字, 分析 起来,是从人从厂的,《说文》对 “ 厂 ” 的说解是 “ 山石之崖岩,人可居 ” ,楚简中在 “ 厃 ” 的下部改写成 “ 石 ” 字就可以理解了。所以,我们认为,楚简中的 “a” 字就相当于《说文》中的 “ 厃 ” 字。至于字的上部,也许书写者为了让人明白它的读音,故意把上部的 “ 人 ” 形改造为 “ 今 ” 字作为声符。上古音 “ 今 ” 在见母侵部, “ 瞻 ” 在章母谈部,侵、谈两部都是闭口音收尾,相通例子很多。比如《史记 · 外戚世家》: “ 景帝恚,心嗛之。 ” 《汉书 · 外戚传》 “ 嗛 ” 作 “ 衔 ” 。 “ 嗛 ” 为谈部,而 “ 衔 ” 为侵部。《易 · 坎 · 九二》: “ 坎有险。 ” 长沙马王堆帛书本《周易》 “ 险 ” 作 “ 訦 ” 。 “ 险 ” 为谈部,而 “ 訦 ” 为侵部。都是例子。声母看似相隔,但章组字在上古实和喉音字有密切联系, 可以通假。( 5 )例如 “ 枝 ” 字在上古为章母支部字,而同从 “ 支 ” 得声的 “ 庋 ” 却属见母。《史记 · 晋世家》的 “ 示眯明 ” ,《公羊传》作 “ 祁弥明 ” 。 “ 示 ” 是船母,章组字; “ 祁 ” 是群母,见组字。就是例证。因此,这个 “ 厃 ” 字应该就是 “ 瞻 ” 字的初文,形体象人站在崖上看,为了表明读音,把人字改造成今字作为声符。
当然,当作瞻字,在简文中意思讲不通。再加上传世 文献 和郭店简中相应的字写成 “ 危 ” 或和 “ 危 ” 音近的字,似乎都不支持我们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古书中和 “ 厃 ” 音近的字,也就是上古音侵、谈部的字,有很多训为 “ 高 ” ,甚至能和从
文档评论(0)